陈蔡之厄


   陈蔡:春秋时期的陈国和蔡国;厄:灾难。形容旅途中被生活所困。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hén cài zhī è
成语注音 ㄔㄣˊ ㄘㄞˋ ㄓ ㄜˋ
成语简拼 ccze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陳蔡之戹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陈蔡:春秋时期的陈国和蔡国;厄:灾难。形容旅途中被生活所困。


近义词



成语示例


庐隐《屈伸自如》:“怪不得有陈蔡之厄,周游列国,卒不见用!”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


成语典故

《论语.卫灵公》:“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兴,起)。”《孟子.尽心下》:“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春秋时,孔子游历到陈、蔡之地,正碰到吴出兵伐陈。楚救陈之危,军队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蔡之间,便派人去聘请他。陈蔡两国的大夫知孔子贤能,又反对他们的主张,一旦到了楚国,将对自己构成威胁,故派人把孔子围困起来,不让他到楚国去。孔子行动不得,缺粮断炊,随从者都生了病,一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后因用指断粮遭饥,困苦不堪的境遇。 《镜花缘》第五十一回:“幸亏大王将衣箱送还,若不送还,只怕还有甚么‘在陈之厄’哩!” 偏正 厄,灾难。本指孔子及其弟子从陈国到蔡国的途中被围困,食粮断绝的事。后用以比喻旅途中遇到食宿上的困难。《孟子·尽心下》:“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用于旅途方面。也作“在陈之厄”。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野草。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上蔡县、新蔡县一带。 占卜用的大龟:蓍~。 杀,减:“三百里夷,二百里~”。 姓。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往,到:“吾欲~南海”。

困苦、灾难:~运。~境。 阻塞:阻~。 险要的地方:险~。 木节。 没有肉的骨头。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蔡』

《唐韻》倉大切《集韻》《類篇》七蓋切,𠀤音䌨。 《說文》草也。 《玉篇》草芥也。草際也。  又《論語》臧文仲居蔡。 《何晏註》蔡,國君之守龜,出蔡地,因以爲名焉。  又山名。 《書·禹貢》蔡蒙旅平。 《疏》蔡,山名。  又《禹貢》二百里蔡。 《傳》蔡,法也。法三百里而差𥳑。  又國名。 《書·蔡仲之命疏》成王命蔡叔之子踐諸侯之位,作蔡仲之命。  又姓。 《史記》蔡澤,古作祭,《左傳》祭仲,《國語》祭公謀父,《後漢書》祭遵俱作蔡。  又《集韻》七曷切,音攃。 《前漢·李廣利傳》昧蔡爲宛王。  又桑割切,音薩。放也。 《左傳·昭元年》周公殺管叔而蔡蔡叔。 《韻會》本作𥻦,言放之若散米。今作蔡。  又《韻補》叶子例切,音祭。 《王褒·九懷》水躍兮余旌,繼以兮微蔡。雲旗兮電騖,倏忽兮容裔。

『之』

《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𠀤音枝。 《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玉篇》是也,適也,往也。 《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又於也。 《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註》之,適也。 《朱傳》猶於也。  又語助辭。 《書·金縢》禮亦宜之。 《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 《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又此也。 《詩·周南》之子于歸。 《註》之子,是子也。  又變也。 《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又至也。 《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又遺也。 《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 《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又姓。出《姓苑》。  又《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 《詩·唐風》舍旃舍旃。  又《魏風》上愼旃哉。𠀤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又《韻補》叶職流切,音周。 《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 《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厄』

《唐韻》《集韻》𠀤五果切,音𡛖。 《說文》科厄,木節也。从卩从厂。會意。 《廣韻》木節,亦作〈厂下巾〉。  又《玉篇》厄果也。無肉骨也。  又《集韻》吾禾切,音吪。同枙。木節曰枙。  又《玉篇》《廣韻》《集韻》𠀤於革切。同戹。 《郭忠恕·佩觿集》有以科厄之厄爲困戹,其順非有如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