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罚褒贬。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陟:升迁。罚:处罚。臧:褒奖。否:批评。指对人员的提拔、处罚、表扬和批评。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并列 赏罚褒贬。语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章炳麟《革命道德论》:“郡邑守令仰望风采,~,在其一言。”※否,不读作fǒu。△多用于处事方面。
登高:~山。 晋升,进用:黜~(指官吏的进退升降)。“~罚臧否,不宜异同”。
处分犯罪、犯错误或违犯某项规则的人:~款。~球。惩~。~不当罪(处罚过严或过宽,与所犯的罪行不相当)。
善,好:~否(pǐ)(褒贬,评论,说好说坏)。 古代对奴仆的贱称:~获。 古同“赃”,赃物。 姓。
古同“藏”,储放东西的地方。 古同“脏”,身体的内部器官。
古同“藏1”,收存。
表示不同意,不认可:~定。 不,用在表示疑问的词句里:可~?。 不如此,不是这样,不然:~则。学则正,~则邪。
不好,坏,恶:~极泰来(“否”和“泰”,前者是坏卦,后者是好卦。指事情坏到了极点,就会向好的方向转化)。未知善~。
《廣韻》《集韻》《韻會》𠀤竹力切,音稙。 《爾雅·釋詁》陟,陞也。 《說文》登也。 《書·舜典》汝陟帝位。 又《太甲》若陟遐,必自邇。 又《立政》其克詰爾戎兵,以陟禹之迹。 《詩·周南》陟彼崔嵬。 又《廣韻》進也。 《書·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 又《玉篇》高也。 《爾雅·釋山》山三襲陟。 《疏》山之形若三山重累者名陟。 又人名。 《書·君奭》在太戊時則有若伊陟臣扈。 又《集韻》的則切,音得。 《周禮·春官》大卜掌三夢之灋,一曰致夢,二曰觭夢,三曰咸陟。 《註》陟之爲言得也。讀如王德翟人之德。言夢之皆得也。 《集韻》或作𠉡徏徝騭。 《玉篇》古文陟字。註詳阜部七畫。
『臧』《唐韻》則郞切《集韻》《韻會》《正韻》兹卽切,𠀤音贓。 《爾雅·釋詁》臧,善也。 《易·師卦》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凶。 《詩·衞風》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傳》臧,善也。 又《廣韻》厚也。 又《揚子·方言》荆淮海岱雜齊之閒罵奴曰臧,罵婢曰獲。 又姓。 《姓苑》出東筦魯孝公子臧僖伯之後。 又與贜通。吏受賕也。 《前漢·尹賞傳》貪污坐臧。 又《集韻》昨郞切。與藏同。 《管子·侈靡篇》天子藏珠玉,諸侯藏金石。 《前漢·食貨志》輕微易臧。 又《韻會》《正韻》𠀤才浪切。與庫藏之藏同。 《前漢·食貨志》出御府之臧以贍之。 又與臟同。 《前漢·王吉傳》吸新吐故,以練五臧。 又《藝文志》有客疾五臧狂顚病方。 又臧善之臧,亦叶音臟。 《詩·小雅》未見君子,憂心柄柄。旣見君子,庶幾有臧。怲音謗。
『否』《唐韻》方九切《集韻》《韻會》《正韻》俯九切,𠀤音缶。 《說文》不也。 《徐鍇曰》不可之意見於言,故从口。 《集韻》口不許也。 《書·益稷》否則威之。 《詩·周南》害澣害否。 又《小雅》嘗其旨否。 《集韻》通作不。 又《廣韻》符鄙切《集韻》《韻會》部鄙切,𠀤音痞。 《玉篇》閉不行也。 《廣韻》塞也,易卦名。 又《集韻》《韻會》𠀤補美切,音鄙。 《集韻》惡也。 《正韻》穢也。 《易·師卦》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凶。 《疏》否爲破敗,臧爲有功。 又《鼎卦》初六,鼎顚趾,利出否。 《註》否,謂不善之物也。 《疏》寫出否穢之物也。 《詩·大雅》未知臧否。 《又》邦國若否。○按《釋文》書益稷,詩烝民,否字俱兼缶鄙二音。 又叶府眉切,音𤰞。 《楚辭·九章》心純尨而不泄兮,遭讒人而嫉之。君含怒以待臣兮,不淸徵其然否。 又叶方矩切,音甫。 《𨻰琳·大荒賦》覽六五之咎休兮,乃貧尼而富虎,嗣反覆其若兹兮,豈云行之臧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