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升;陟遐:远行;迩:近。走远路要从近处开始。比喻做事要扎扎实实,循序渐进。
唐·王勃《平台秘略论十首·幼俊》:“岂非积微成大,陟遐自迩。”
陟:升,登。遐:远。自:从。迩:近。要到远处去必从最近一步起。比喻做事要扎扎实实,循序渐进。语本《书.太甲下》:“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
登高:~山。 晋升,进用:黜~(指官吏的进退升降)。“~罚臧否,不宜异同”。
远:~方。~心。~观。~迩(远近)。~举(进行;远扬)。~想。 长久:~龄。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 从,由:~从。~古以来。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廣韻》《集韻》《韻會》𠀤竹力切,音稙。 《爾雅·釋詁》陟,陞也。 《說文》登也。 《書·舜典》汝陟帝位。 又《太甲》若陟遐,必自邇。 又《立政》其克詰爾戎兵,以陟禹之迹。 《詩·周南》陟彼崔嵬。 又《廣韻》進也。 《書·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 又《玉篇》高也。 《爾雅·釋山》山三襲陟。 《疏》山之形若三山重累者名陟。 又人名。 《書·君奭》在太戊時則有若伊陟臣扈。 又《集韻》的則切,音得。 《周禮·春官》大卜掌三夢之灋,一曰致夢,二曰觭夢,三曰咸陟。 《註》陟之爲言得也。讀如王德翟人之德。言夢之皆得也。 《集韻》或作𠉡徏徝騭。 《玉篇》古文陟字。註詳阜部七畫。
『遐』《唐韻》胡加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加切,𠀤音霞。 《說文》遠也。 《書·太甲》若陟遐必自邇。 《楚辭·遠遊》氾容與而遐舉兮。 又與何通。 《詩·小雅》遐不謂矣。 又《大雅》遐不作人。 又叶寒歌切,音何。 《左思·魏都賦》閑居隘巷,室邇心遐。富仁寵義,職競弗羅。 又叶洪孤切,音胡。 《揚子·太𤣥經》缺船跋車,其害不遐。
『自』《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疾二切,音字。 《玉篇》由也。 《集韻》從也。 《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 《疏》自,由也。 《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 《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傳》自,從也。 又《玉篇》率也。 又《廣韻》用也。 《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 《傳》自,用也。 《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 《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又自然,無勉强也。 《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又《集韻》己也。 《正韻》躬親也。 《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又《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唐韻》父二切《集韻》《韻會》毗至切《正韻》毗意切,𠀤音紕。 《說文》鼻,引气自畀也。 《釋名》鼻,嘒也。出氣嘒嘒也。 《管子·水地篇》𦜉發爲鼻。 《白虎通》鼻者,肺之使。 又《揚子·方言》鼻,始也。獸初生謂之鼻,人初生謂之首。梁益閒謂鼻爲初,或謂之祖。祖,居也。 又人之胚胎,鼻先受形,故謂始祖爲鼻祖。 《揚雄·反騷》或鼻祖於汾隅。 又獵人穿獸鼻曰鼻。猶持弓曰手弓。 《張衡·西京賦》鼻赤象,圈巨狿。 又炊鼻,地名。 《左傳·昭二十六年》師及齊師戰於炊鼻。 《杜註》炊鼻,魯地。 又有鼻,國名。在永州營道縣北。 《前漢·昌邑哀王傳》舜封象於有鼻。 《師古註》有鼻在零陵。 《孟子》作有庳。 又鼻息,西方國名。見《風俗通》。 又《後漢·杜篤傳》共川鼻飮之國。 《註》相習以鼻飮也。 又反鼻,蝮蛇別名。 又類鼻,草名。生田中,葉如天名精。 《李時珍曰》卽豨薟。 又《內典》阿鼻,此曰無閒。 从自从畀。俗从白,非。
『迩』同邇,俗省。 《廣韻》兒氏切《集韻》《韻會》忍氏切《正韻》忍止切,𠀤音爾。 《說文》近也。 《書·舜典》柔遠能邇。 《詩·周南》父母孔邇。 《左傳·文十七年》以𨻰、蔡之密邇於楚。 又通作爾。 《詩·大雅》莫遠具爾。 《註》爾,近也。 《儀禮·燕禮》君南鄕爾卿,卿西面北上爾大夫。 《註》揖而移之近之也。 《說文》別作𨖹,俗省作迩、𨒛。𨖹字从臸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