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残暴。秽:污秽,比喻恶势力。清除社会上的残暴、腐朽势力。
《后汉书·梁统传》:“仁者爱人,义者政理,爱人以除残为务,政理以去乱为心。” 汉·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待。”
秽:污秽,比喻邪恶的势力。谓消除凶残秽恶的奸人。汉.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清.刘熙载《艺概.诗概》:“刘越石诗定乱扶衰之志,郭景纯诗除残去秽之情,第以清刚、?上目之,殆犹未觇厥蕴。”亦作“除残祛暴”。《醒世恒言》卷三○:“闻得义士素抱忠义,专一除残祛暴,济困扶危,有古烈士之风。” 并列 扫除残渣,荡涤污秽。比喻彻底革新。清·刘熙载《艺概·诗概》:“郭景纯诗~之情,第以‘清刚’‘俊上’目之,殆犹未觇厥蕴。”△用于改革方面。也作“除残去暴”、“除残去贼”、“除奸去暴”。
去掉:~害。~名。~根。铲~。废~。排~。~暴安良。 改变,变换:岁~(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夕。 不计算在内:~非。~外。 算术中用一个数去分另一个数,是“乘”的反运算:~法。 台阶:阶~。庭~。 任命官职:~拜(授官)。~授。~书(授官的诏令)。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 距离,差别:相~不远。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 除掉,减掉:~掉。~皮。~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 汉语四声之一:~声(a.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b.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肮脏:~恶(è)。~浊。污~。 丑恶的:~行(xíng)。~迹。~气。~语。淫~。自惭形~。 田中多杂草,荒芜。
《唐韻》直魚切《集韻》《韻會》𨻰如切《正韻》長魚切,𠀤音儲。 《說文》殿陛也。 《班固·西都賦》玉除彤庭。 又《前漢·蘇武傳》扶輦下除。 《註》除謂門屛之閒。 又《玉篇》去也。 《書·泰誓》除惡務本。 《左傳·隱元年》蔓草猶不可除。 又《昭十七年》振除火災。 《周禮·春官》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 又《揚子·方言》病愈者或謂之除。 又算法有乗除。 《前漢·律歷志》法除之。 又治也。 《易·萃卦》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註》除者,治也。 《禮·曲禮》馳道不除。 又《周禮·地官·山虞》若祭山林,則爲主而修除。 《註》治道路場壇。 《左傳·昭十三年》令諸侯日中造於除。 《註》除地爲壇,盟會處。 又《玉篇》開也。 《史記·呂后紀》請得除宮。 《前漢·高五王傳》作淸宮。 又拜官曰除。 《史記·平準書》諸買武功爵,官首者試補吏,先除。 《註》先除,用也。 《前漢·田蚡傳》君除吏盡未,吾亦欲除吏。 《註》凡言除者,除去故官,就新官。 又《正字通》隋內官服半除,唐減爲半臂。言肩有袖,至臂臑而止,今呼齊肩。 又易也。新舊歲之交謂之歲除。俗云除夕。 《孟浩然詩》靑陽逼歲除。 又除道,漢縣名。 《前漢·地理志》北地郡除道縣。 又《集韻》羊諸切,音餘。 《詩·小雅》日月方除。 《箋》四月爲除。 《疏》爾雅,除作余。李巡曰:四月萬物皆生枝葉,故曰余。余,舒也。除余字雖異,音實同也。 又《集韻》《類篇》𠀤商居切,音書。 《集韻》或省作余。義同。 又《廣韻》《集韻》遲倨切《韻會》遲據切《正韻》治據切,𠀤音箸。 《詩·唐風》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 《傳》除,去也。 又《小雅》風雨攸除,鳥䑕攸去,君子攸芋。 又《小雅》俾爾單厚,何福不除。俾爾多益,以莫不庶。 《傳》除,開也。 又叶魚羈切,音宜。 《越采葛婦歌》號絺素兮將獻之,越王悅兮忘罪除。
『去』《唐韻》《集韻》《韻會》𠀤丘據切,墟去聲。 《說文》人相違也。 《廣韻》離也。 《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 《玉篇》行也。 《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 又棄也。 《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 又《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𠀤墟上聲。 《集韻》徹也。 又藏也。 《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註》去,收藏也。 又《集韻》或作弆。 《前漢·𨻰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 《註》弆,亦藏也。 又《韻會》《正韻》𠀤丘於切,音墟。疾走。 《正字通》同驅。 《詩·小雅》鳥鼠攸去,君子攸芋。 《左傳·僖十五年》秦伯伐晉。卜之,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