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身囹圄


   指被关进监牢。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iàn shēn líng yǔ
成语注音 ㄒ一ㄢˋ ㄕㄣ ㄌ一ㄥˊ ㄩˇ
成语简拼 xsly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英文 be put into person(be imprisoned)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被关进监牢。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此次奉令北移,突被亲日派阴谋袭击,力竭负伤,陷身囹圄。”


成语典故

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此次奉令北移,突被亲日派阴谋袭击,力竭负伤,陷身囹圄。”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掉进,坠入,沉下:~落。~没(mò)。~溺。~于。~入。 为捉野兽挖的坑:~坑。~阱。 凹进:双眼深~。 设计害人:~害。诬~。~人于罪。 攻破,占领:失~。沦~。 缺点:缺~。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躯。人~。~材。~段。船~。树~。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世。献~。 亲自,本人:自~。亲~。~教。~体力行。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出~。~分(fèn )。~败名裂。 孕,娠:~孕。 量词,指整套衣服:做了一~儿新衣服。

〔~圄〕监狱。

〔囹~〕见“囹”。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陷』

《唐韻》戸韽切《集韻》《韻會》《正韻》乎韽切,𠀤音䐄。 《說文》高下也。一曰陊也。 《玉篇》墜入地也,沒也,隤也。 《易·需彖》剛健而不陷。 《史記·灌夫傳》戰常陷堅。  又《魯語》子服景伯戒宰人曰:陷而入於恭。 《註》猶失過也。 《玉篇》亦作錎。 《集韻》同埳。 《篇海》亦作𨺂。

『身』

《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𠀤音申。 《說文》躬也,象人之身。 《爾雅·釋詁》我也。 《疏》身,自謂也。 《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 《廣韻》親也。 《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 《易·艮卦》艮其身。  又《繫辭》近取諸身。 《書·伊訓》檢身若不及。 《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又《詩·大雅》大任有身。 《傳》身,重也。 《箋》重爲懷孕也。 《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  又告身。 《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  又《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 《註》索隱曰:身音捐。  又《韻補》叶尸連切。 《楊方·合歡詩》我情與子合,亦如影追身。寢共織成被,絮用同功綿。

『囹』

《唐韻》《集韻》《韻會》𠀤郎丁切,音靈。 《說文》獄也。从囗令聲。 《徐鍇曰》囹者,欞也,欞檻之名。 《禮·月令》仲春,命有司省囹圄。 《疏》牢也。秦曰囹圄。

『圄』

《唐韻》魚呂切《集韻》偶舉切《韻會》《正韻》偶許切,𠀤音語。獄名。 《說文》守之也。 《禮·月令》省囹圄。 《註》圄,止也。所以止罪人出入於舍。 《初學記》囹,領也。圄,禦也。言領錄囚徒禁禦也。一曰囹,令也。圄,悟也。令罪人入其中,自悔悟也。 《左傳·宣四年》圄伯嬴于轑陽而殺之。  又與圉同。 《說文》囹圄作囹圉,所以拘罪人也。 《書·禹貢》西傾朱圉。 《前漢·地理志》作朱圄。  又《東方朔傳》囼圉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