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随时制宜”。
宋·王安石《敕修南郊式表》:“推本知变,实有考于将来;随时施宜,亦不为乎无补。”
同“随时制宜”。宋 王安石《敕修南郊式表》:“推本知变,实有考于将来;随时施宜,亦不为乎无补。”宋 文天祥《提刑节制司与安抚司平寇循环历》:“且前无秦贼可攻,故随时施宜如此。” 见“随时制宜”。宋·王安石《敕修南郊式表》:“推本知变,实有考于将来;~,亦不为乎无补。”
实行:~工。~政。设~。~展。~教(jiào )。~为(wéi)。~威。实~。措~(办法)。发号~令。 用上,加工:~肥。~粉。 给予:~礼。~诊。~恩。 姓。
适合,适当:~人。~于。合~。权~。适~。相~。 应该,应当:事不~迟。 当然,无怪:~其无往而不利也。 姓。
《唐韻》式支切《集韻》《韻會》商支切《正韻》申支切,𠀤音詩。 《說文》旗貌。齊樂施字子旗,知施者旗也。 《註》徐鍇曰:旗之逶迤。一曰設也。 《書·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 又《詩·邶風》得此戚施《傳》戚施,不能仰者。 《箋》戚施,面柔下人以色,故不能仰也。 又《詩·王風》將其來施施。 《傳》施施,難進之意。 《箋》施施,舒行伺閒,獨來見已之貌。 《釋文》施如字。 《孟子》施施從外來。 《趙岐註》施施,猶扁扁,喜悅之貌。 《音義》丁如字,張音怡。 又《周禮·天官·內宰》施其功事。 《註》施,猶賦也。 又《禮·祭統》施于蒸彝鼎。 《註》施,猶著也。 又《晉語》秦人殺冀芮而施之。 《註》施,𨻰其尸也。 又《玉篇》張也。 《增韻》用也,加也。 又姓。 《左傳·桓九年》施父。 《註》魯大夫。 《禮·雜記》孔子曰:吾食於少施氏而飽。 《註》少施氏,魯惠公子,施父之後。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施智切,音翅。惠也,與也。 《易·乾卦》德施普也。 《又》雲行雨施。 《禮·曲禮》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 《左傳·僖二十四年》報者倦矣,施者未厭。 《註》施,功勞也。 《增韻》凡施設之施,平聲。施與之施,𠀤平去通押。 又《集韻》《韻會》𠀤以豉切,音易。 《詩·周南》葛之覃兮,施于中谷。 《傳》施,移也。 又《詩·大雅》施于孫子。 《箋》施,猶易也,延也。 又《儀禮·喪服》絕族無施服。 《註》在旁而及曰施。 又《集韻》《韻會》𠀤賞是切,詩上聲。捨也,攺易也。通作弛。 《周禮·天官·少宰》治其施舍。 《註》施舍,不給役者也。 《論語》君子不施其親。 《何晏註》施,易也。不以他人之親易己之親。 《後漢·光武紀》將衆部施𠛬屯北邊。 《註》施,讀曰弛。弛,解也。 又《集韻》余支切,音移。㢮或作施。 《史記·衞綰傳》劒人之所施易。 《註》施,讀曰移。 又《史記·賈生傳》庚子日施兮。 《註》施,矢遺反。索隱曰:施,猶西斜也。 又《韻補》叶詩戈切。 《漢·高祖戚夫人歌》橫絕四海,又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宜』《唐韻》《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𠀤音儀。 《說文》所安也。 《增韻》適理也。 《易·泰卦》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 《禮·王制》齊其政,不易其宜。 又《左傳·成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 《註》職方氏所謂靑州宜稻粱,雍州宜黍稷之類是也。 又《詩·周南》宜其室家。 《傳》宜者,和順之意。 又《爾雅·釋詁》宜,事也。 《詩·大雅》公尸來燕來宜。 《毛傳》宜其事也。 又《玉篇》當也,合當然也。 《禮·樂記》武之遲久,不亦宜乎。 又祭名。 《書·泰誓》類于上帝,宜于冢土。 《註》祭社曰宜。冢土,社也。 《禮·王制》宜乎社。 《註》引爾雅,起大事,動大衆,必先有事乎社,令誅罰得宜。 又州名。古百越地,庸置粵州,改宜州。 又姓。 《正字通》元宜桂可,博通經史。 又通作儀。 《前漢·地理志》伯益能儀百物。儀讀與宜同。 又叶五何切,音俄。 《詩·鄘風》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叶上佗下何。◎按《音學五書》宜古音魚何反。宜字《詩》凡九見,《易》一見,《儀禮》一見,《楚辭》一見,𠀤同。後人誤入五支韻,據此則又非但叶音矣。 《集韻》宐,隸作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