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间隔。形容老眼昏花,后也比喻对事物看不真切。
王国维《人间词话》:“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
指景象朦朦胧胧,不甚清楚。王国维《人间词话》:“美成《青玉案》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 见“雾里看花”。
遮断:~开。~离。~绝。~断。阻~。 相去有一段距离:~壁。~年。~行(háng )。~岸观火(喻见人遇到困难,漠不关心,采取观望或看热闹的态度)。~墙有耳。 思想感情有距离:~阂。~膜。~心。
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点:~气。~霭。迷~。云~。~淞(通称“树挂”)。 像雾的东西:烟~。~剂。喷~器。
使视线接触人或物:~见。~书。~齐。 观察,判断:~病。观~。~好(根据市场情况,估计某种商品好销)。~透(透彻深刻地了解或认识。亦称“看破”、“看穿”)。~风使舵。 访问,拜望:~望。~朋友。 照应,对待:~重(zhòng )。~轻。~待。 想,以为:~法。 先试试以观察它的结果:做做~。 提防,小心:别跑,~摔着。 安排:~茶。~酒。~座。
守护,监视:~护。~押。~门。~青(看守正在结实还未成熟的庄稼)。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 供观赏的植物:~木。~草。~匠。~事(游春看花等事)。 形状像花的东西:雪~。浪~。钢~。火~。棉~(棉的絮亦称花)。礼~(烟火)。挂~(指战斗中受伤)。 用花装饰的:~圈(quān )。~篮。~灯。~车。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样。~边。~~绿绿。印~。 指“痘”:天~(一种急性传染病)。 混杂的,不单纯的:~猫。~白头发。 虚伪的,用来迷惑人的:~言巧语。 表面好看,没有实效的:打~拳。~架子。 模糊不清:头昏眼~。 喻事业的精华:体育之~。 喻女子:姊妹~。 用掉:~钱。 名目繁复的:~名册(人员名册)。 犒赏的钱或物:~红。 某些细嫩的东西:蚕~。鱼~。 指妓女或与妓女有关的:~娘(妓女)。~魁。 〔~甲〕指六十岁,如“年逾~~。” 姓。
《唐韻》古核切《集韻》《韻會》各核切《正韻》各頟切,𠀤音膈。 《說文》障也。 《玉篇》塞也。 《史記·秦始皇紀》防隔內外。 《前漢·常惠傳》欲隔絕漢。 又通作鬲。 《荀子·大略篇》鬲如也。 《註》謂鬲絕於上。 《史記·大宛傳》鬲漢道焉。 《前漢·薛宣傳》西州鬲絕。 又《陸厥與沈約書》一家之文,工拙壤鬲。 又《韻會小補》叶訖得切,音祴。 《柳宗元·懲咎賦》讒妬結而不戒兮,猶斷斷於所執。勢危疑而多詐兮,逢天地之否隔。○按正字通引柳賦云,質韻音屹,固非。而韻會小補叶訖得切,亦謬。得在職韻,執在緝韻,職緝不相通,以隔叶執,不當作訖得切。 又與融通。 《史記·秦始皇紀》昭隔內外,靡不淸淨,施於後嗣。 《註》隔,一作融。
『看』《唐韻》苦寒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寒切,𠀤音刊。 《說文》睎也。 《博雅》視也。 《吳志·周魴傳》看伺空隙。 《𥳑文帝對燭賦》迴照金屏裏,眽眽兩相看。 又《宋史·禮志》大宴前一日,御殿閱百戲謂之獨看。 又《遼史·地理志》大東丹國新建南京,分南北,市中爲看樓,晨集南市,夕集北市。 又姓。見《姓苑》。 又《唐韻》苦旰切《集韻》《韻會》墟旰切《正韻》袪幹切,𠀤刊去聲。義同。 又叶苦堅切,音牽。 《吳邁遠·長相思詩》經春不舉袖,秋落寧復看。一見願道意,君門已九關。關,音涓。 又叶苦甸切,牽去聲。 《蘇轍·詠彝亭詩》千里思山夢中見,要須罷郡歸來看。 《說文》从手下目。徐曰:以手翳目而望也。重文作𣉙。俗作㸔。
『花』《唐韻》《集韻》《正韻》𠀤呼瓜切,音譁。 《正字通》草木之葩也。 《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又地名。 《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又姓。唐有花驚定。 《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 《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又《韻補》音訶。 《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 《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𠂹,鄭氏曰:𠂹,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 《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又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𠀤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