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明 孙仁儒《东郭记 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
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明.孙仁孺《东郭记.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红楼梦》五○回:“这些虽好,不合老太太的意,不如做些浅近的物儿,大家雅俗共赏才好。”《镜花缘》八三回:“据我愚见,不论古名时名,总以明白显豁、雅俗共赏,那才有趣。” 主谓 雅、俗,雅士和俗人。不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够欣赏。形容文艺作品优美,通俗。明·孙人儒《东郭记·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张辛欣《在同一地平线上》:“不过,齐白石老先生的画~,而黄宾虹却像煞是阳春白雪。”△褒义。多用于文艺作品。→阳阿薤露 ?曲高和寡阳春白雪
正规的,标准的:~言。~正(a.规范的;b.正直;c.客气话,用于赠给他人的书画题款上,请对方指正)。 美好的,高尚的,不粗俗的:文~。高~。典~。~观。~教(jiào )。~兴(xìng )。~座。~俗。 平素,素来:~爱。~善鼓琴。 极,甚:~以为美。~不欲为。 交往:无一日之~。 酒器名:~量(liàng )(a.大的酒量;b.宽宏的气度)。 中国周代朝庭上的乐歌:风~颂。~声(泛指诗歌)。 古同“鸦”,乌鸦。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尚。风~。习~。约定~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名。~语。~曲。雅~共赏。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气。~物。鄙~。粗~。庸~。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人。世~。僧~。凡夫~子。
相同,一样:~性。~同。同甘~苦。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休戚与~。 一起,一齐:~鸣。~勉。~议。~处(chǔ)。 总计,合计:~计。总~。 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 “共產党”的简称。
古同“恭”,恭敬。 古同“供”,供奉,供给。
《唐韻》烏加切《集韻》於加切,𠀤音丫。 《說文》楚烏也。一名鸒,一名𤰞居。秦謂之雅。从隹从牙。 《註》徐鉉曰:今俗別作鴉,非是。 《集韻》亦作鴉鵶。 又《小爾雅》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謂之雅烏。 又《唐韻》五下切《集韻》《韻會》《正韻》語下切,𠀤音庌。義同。 又《玉篇》正也。 《爾雅疏》雅,正也。 《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 《註》雅,正也。言今之正者,以爲後世法。 又《詩·小雅》以雅以南。 《箋》雅,萬舞也。周樂尙武,故謂萬舞爲雅。雅,正也。 又《論語》子所雅言。 《註》孔曰:雅言,正言也。 《朱註》雅,常也。 又《玉篇》儀也,嫻雅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 又《玉篇》素也。 《史記·張耳𨻰餘傳》張耳雅遊。 《註》韋昭曰:雅,素也。 又《史記·淮南王傳》天子以伍被雅辭,多引漢之美。 《後漢·竇后紀》及見雅以爲美。 又樂名。 《周禮·春官·笙師》應雅。 《註》雅,狀如漆筩而弇口,大二圍,長五尺六寸,以羊韋鞔之,有兩紐疏畫。 又酒器名。 《東觀漢記》今日歲首,請上雅壽。 《註》雅,酒閜也。別作㿿。 又姓。 《正字通》元詩人雅㙈。 又《五音集韻》五加切,音牙。人名。周書有君雅,通作牙。 又叶語可切。 《仲長統·述志詩》百慮何爲,至要在我。叛散五經,滅棄風雅。
『共』《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渠用切,蛩去聲。 《說文》同也。从廿卄。 《徐曰》廿音入,二十共也,會意。 《玉篇》同也,衆也。 《廣韻》皆也。 《增韻》合也,公也。 《禮·王制》爵人于朝,與士共之。 《史記·張釋之傳》法者,所與天下共也。 又《唐韻》九容切《集韻》《韻會》居容切,𠀤音恭。 《前漢·王褒傳》共惟秋法,五始之要。 《註》服虔曰:共,敬也。師古曰:共,讀曰恭。 又姓。 《氏族略》以國爲氏。 又地名。 《詩·大雅》侵阮徂共。 《韻會》阮國之地,在河內共城。 又《集韻》古勇切《正韻》居竦切,𠀤恭上聲。 《前漢·百官公卿表》垂作共工,利器用。 《註》應劭曰:垂,臣名也。爲共工,理百工之事。共讀曰龔。 又向也。 《論語》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又姓。 《前漢·匈奴傳》太守共友。 《註》師古曰:共友,太守姓名也。共讀曰龔。 又《集韻》《正韻》𠀤居用切,恭去聲。 《左傳·僖四年》敢不共給。 《前漢·成帝紀》無共張繇役之勞。 《註》師古曰:共音居用反,謂共具張設。 又《律歷志》共養三德爲善。◎按,共給,共養,有平、去二音,音別義同,故《正韻》東、送二韻共供兩存之。 又《正韻》忌遇切,音具。 《周禮·天官·內饔》掌共羞修𠛬膴胖骨鱐,以待共膳。 《註》掌共,共當爲具。 又《集韻》胡公切,音洪。共池,地名。 《字彙》本作卄,象兩手合持之形。今作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