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肝琢膂


   同“雕肝琢肾”。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iāo gān zhuó lǚ
成语注音 ㄉ一ㄠ ㄍㄢ ㄓㄨㄛˊ ㄌㄩˇ
成语简拼 dgzl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鵰肝琢膂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同“雕肝琢肾”。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宋濂《<刘兵部诗集>序》:“师友良矣,非雕肝琢膂,宵咏朝吟,不能有一验其所至之浅深。”


成语典故

同“雕肝琢肾”。明 宋濂《〈刘兵部诗集〉序》:“师友良矣,非雕肝琢膂,宵咏朝吟,不能有一验其所至之浅深。” 见“雕肝琢肾”。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鸟类的一属,大型猛禽,羽毛褐色,上嘴勾曲,视力很强,利爪,能捕食山羊、野兔等(亦作“鹫”):~悍。一箭双~。 刻竹、木、玉、石、金属等:木~。浮~。玉~。~版。~龙(指善于撰写文章)。~镌。~塑。~虫小技。 有彩绘装饰的:~弓。~鞍。~青(在人体上刺花纹,涂上青色)。 同“凋”。

人或动物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有合成与贮存养料、分泌胆汁、解毒等功能:~脏。~炎。~胆。~肠。心~。 中医学指五脏之一:~火。~气。

雕刻玉石,使成器物,常喻用心推敲考虑、刻意求工:~磨。雕~(a.雕刻玉石等;b.过分地修饰文字,使人觉得不自然,如“~~之风不可长”)。~刻。~句。玉不~,不成器。

〔~磨〕思索、考虑,如“他的话我~~了很久,不明白什么意思”(“磨”读轻声)。

脊梁骨:~力(体力)。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雕』

《唐韻》都僚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聊切,𠀤音貂。 《說文》鷻也。从隹周聲。 《玉篇》鷲也。能食草。 《禽經》雕以周之。 《埤雅》雕,似鹰而大,黑色,俗呼皁雕。一名𪆃,其飛丄薄雲漢。今大雕翱翔水上,扇魚令出,沸波攫而食之。一名沸河。 《史記·李廣傳》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又《荀子·議兵篇》雕雕焉縣貴爵重賞於其前。 《註》雕雕,章明之貌。  又《爾雅·釋器》玉謂之雕。 《又》雕謂之琢。 《孟子》必使玉人雕琢之。 《埤雅》雕之義,出於雕鶚之雕,雕性刻制故也。  又官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雕人。  又雕題,國名。 《禮·王制》雕題交阯。 《註》雕文,謂刻其肌,以丹靑涅之也。  又人名。 《前漢·功臣表》常樂侯稠雕。  又姓。 《前漢·武帝功臣表》臧馬康侯雕延年。  又複姓。 《論語》子使漆雕開仕。 《集韻》或作鵰。

『肝』

《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寒切,𠀤音干。 《說文》木藏也。生於木,魄所藏。 《正字通》左三葉,右四葉,以膽爲府,附脊第九椎爲陽中,少陽通於春氣。素問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釋名》肝,幹也。五行屬木,故其體狀有枝幹也。凡物以大爲幹。 《詩·大雅·或燔或炙傳》炙用肝。 《禮·月令》其祀門,祭先肝。 《淮南子·精神訓》肝爲風。  又《白虎通》肝之爲言扞也。  又肝楡,海外國名。 《山海經》肝楡之尸,在大人北。

『琢』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竹角切,音斲。 《說文》治玉也。 《爾雅·釋器》雕謂之琢。 《註》治玉名。 《詩·衞風》如琢如磨。 《史記·禮書》爲之琢磨圭璧,以通其意。  又《詩·周頌》敦琢其旅。 《註》敦琢,選擇也。旅,卿大夫從行者。  又與瑑同。 《禮·郊特牲》大圭不琢,美其質也。 《註》琢當爲瑑。  又《韻補》叶都木切,音篤。 《韓子主道篇》君無見其所欲,君見其所欲,臣將自雕琢。 《正字通》琢字,撮脣讀之與欲叶,不必攺音篤也。

『膂』

《廣韻》力舉切《集韻》《韻會》《正韻》兩舉切,𠀤音呂。 《說文》脊骨也。象形。 《博雅》膂,肉也。 《書·君牙》作股肱心膂。  又《玉篇》古與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