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古人云:‘雪兆丰年’。”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古人云:‘雪兆丰年。’朕才登极,就得如此佳兆,明岁自然五谷丰登,天下太平
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花。~山。~中送炭(喻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洗去,除去:报仇~恨。为国~耻。平反昭~。 擦拭:“晏子独笑于旁,公~涕而顾晏子”。 姓。
古代占验吉凶时灼龟甲所成的裂纹:卜~。 事物发生前的征候或迹象,预示:预~。佳~。瑞雪~丰年。 数名,等于百万(古代指万亿):~周(电磁波频率单位,每秒一百万周的频率为一兆周)。 姓。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三~五载。 每年的:~会。~鉴。~利。~薪。 一年的开始:~节。新~。 有关年节的(用品):~画。~礼。~货。 时期,时代:近~。~华。~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限。~深日久。 收成:~成。~景。~谨。荒~。 岁数:~纪。~事(岁数)。~高。~轮。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童~。青~。壮~。中~。老~。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兄。~谊(同年登科的关系)。 姓。
《唐韻》《集韻》相絕切《韻會》《正韻》蘇絕切,𠀤音㡜。 《說文》本作䨮。凝雨。 《元命包》隂凝爲雪。 《釋名》雪,綏也。水下遇寒氣而凝,綏綏然下也。 《埤雅》雪六出而成華,言凡草木華五出,雪華獨六出,隂之成數也。 《詩·邶風》雨雪其雱。 又《廣韻》除也。 《韻會》洗也。 《莊子·知北遊》澡雪而精神。 《戰國策》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 又《廣韻》拭也。 《家語》以黍雪桃。 《史記·酈食其傳》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又小雪、大雪,𠀤節𠋫名。見《後漢·律曆志》。 又山名。 《後漢·明帝紀註》天山卽祈連山。一名雪山。 又陽春白雪,古曲名。 又姓。 《正字通》明洪武中巡𥳑雪霽。
『兆』《唐韻》治小切《集韻》《韻會》直紹切,𠀤音肇。 《說文》灼龜坼也。 《周禮·春官·大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 《註》兆者,灼龜發于火,其形可占者。 《前漢·文帝紀》兆得大橫。 《註》應劭曰:龜曰兆。 又壇域塋界皆曰兆。 《前漢·郊祀志》謹按周官兆五帝于四郊。 《註》兆謂爲壇之塋域也。 《孝經·喪親章》卜其宅兆,而安厝之。 《註》塋墓界域也。 又朕兆。 《老子·道德經》我則泊兮其未兆。 《註》意未作之時也。 又數名。 《韻會》十萬爲億,十億爲兆。 又京兆。 《韻會》兆者,衆數。言大衆所在也。 又《史記·曆書》游兆執徐三年。 《註》游兆,景也。執徐,辰也。丙辰歲也。 又《韻補》叶直遙切,音朝。 《晉書·樂志歌》神之來,光景昭。聽無聲,視無兆。
『丰』《集韻》符風切,音馮。丰茸,草盛貌。 《說文》从生,上下達也。 《徐曰》艸之生,上盛者,其下必深根也。毛氏曰:凡邦夆峰豐等字从此。 又容色美好貌。 《詩·鄭風》子之丰兮。 《六書正譌》俗作丰,上畫从丿者,非。 《唐韻》敷戎切《集韻》《韻會》敷馮切,𠀤音酆。 《說文》豆之豐滿者也。一曰器名,鄕飮酒有豐侯,亦謂之廢禁。 《陸佃云》似豆而𤰞。 《海錄碎事》《射禮》:置豐於西階。古豐國之君以酒亡國,故以爲罰爵,圖其人形於下寓戒也。 《儀禮·鄕射禮》司射適堂西,命弟子設豐。 《註》將飮不勝者,設豐所以承其爵也。 《疏》按《燕禮》君尊有豐,此言承爵豐,則兩用之。 又《玉篇》大也。 《廣韻》多也。 《易·豐卦疏》豐者,多大之名,盈足之義。財多德大,故謂之豐。 《書·高宗肜日》典祀無豐于昵。 《疏》謂犧牲禮物多也。 《楚語》彼若謀楚,其必有豐敗也哉。 《註》大也。 《揚子·方言》凡物之大貌曰豐。 又趙魏之郊,燕之北鄙,凡大人謂之豐人。燕記曰:豐人杼首。杼首,長首也。 又《廣韻》茂也,盛也。 《詩·小雅》在彼豐草。 《傳》豐,茂也。 《楚語》夫事君者,不以豐約舉。 《註》豐,盛。約,衰也。 又猶厚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原隰,其民豐肉而庳。 又歲熟曰豐。 《詩·周頌》豐年多黍多稌。 《公羊傳·桓三年》大有年何,大豐年也。 《註》謂五穀皆大成熟。 又《博雅》雲師謂之豐隆。一曰雷師也。 《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 《淮南子·天文訓》季春三月,豐隆乃出。 《註》雷也。 又豐席。 《孔安國·書傳》豐,莞也。郭璞曰:今西方人呼蒲爲莞,用之爲席。鄭康成曰:刮凍竹席也。 又豐本,韭別名。 《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韭曰豐本。 《註》其根本茂盛也。 又地名。 《書·武成》王來自商,至于豐。 《傳》文王舊都在京兆鄠縣,今長安縣西北是也。通作酆。 又水名。 《詩·大雅》豐水東注。 《後漢·郡國志註》豐水出鄠南山豐谷,北入于渭。通作灃。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豐縣,屬沛郡。 又州名。古太原郡,宋置豐州。 又陝西,隋置豐州。 又山名。豐山,在滁州南二里許,上有豐樂亭。見《歐陽修記》。 又人名。 《前漢·古今人表》𨻰豐,帝嚳妃,生堯。 《師古曰》卽𨻰鋒也。 又姓。 《廣韻》鄭穆公子豐之後。 又複姓。豐將氏。見《潛夫論》。 又叶敷文切,音分。 《蔡邕·𥓓》民安物豐。上叶綏我荆衡,下叶以紀洪勳。 又叶敷康切,音芳。 《韓愈·歐陽生哀辭》友則旣獲兮,祿實不豐。以志爲養兮,何有牛羊。
『年』《唐韻》《廣韻》奴顚切《集韻》《類篇》《韻會》寧顚切《正韻》寧田切,𠀤撚平聲。 《說文》本作秊。穀熟也。从禾千聲。 《春秋•桓三年》有年。 《穀梁傳》五穀皆熟爲有年。 《宣十六年》大有年。 《穀梁傳》五穀大熟爲大有年。 又歲也。 《爾雅•釋天》夏曰歲,商曰祀,周日年,唐虞曰載。 《註》歲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時一終,年取禾一熟,載取物終更始。 《疏》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爲歲名。 《周禮•春官》正歲年以序事。 《註》中數曰歲,朔數曰年。 《疏》一年之內,有二十四氣。節氣在前,中氣在後。節氣一名朔氣。中氣帀則爲歲,朔氣帀則爲年。 《左傳•宣三年》卜年七百。 又齒也。 《釋名》年,進也。進而前也。 《禮•王制》凡三王養老,皆引年。 《註》引年,挍年也。 《左傳•定四年》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爲太宰,康叔爲司宼,𣆀季爲司空,五叔無官,豈尚年哉。 《註》言以德爲輕重,而不以齒爲先後也。 又姓。 《萬姓統譜》永樂中有年當,懷遠人,歷官戸部尚書。 又叶禰因切,音紉。 《前漢•敘傳》封禪郊祀,登秩百神。協律改正,享兹永年。 《崔駰•襪銘》長履景福,至於億年。皇靈旣佑,祉祿來臻。 又《集韻》乃定切,音佞。人名。 《公羊傳•襄三十年》年夫。 《釋文》年音佞。二傳作佞夫。 《集韻》亦書作䄭。唐武后作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