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怒貌。《红楼梦》第十六回:“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电雹’,原来见不得‘宝玉’二字。”一本作“ 雷霆火炮 ”。
盛怒貌。《红楼梦》第十六回:“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电雹’,原来见不得‘宝玉’二字。”一本作“ 雷霆火炮 ”。
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电。~鸣。~动。~雨。~霆。~厉风行。 军事用的爆炸武器:地~。鱼~。布~。扫~。~管。 〔~池〕古水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望江县。现用于成语“不敢越~~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 姓。
劈雷,霹雳:雷~万钧。 震动:“天冬雷,地冬~,草木夏落而秋荣”。
物理学现象,可通过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获得的一种能,用以使灯发光、机械转动等:~力。~能。~热。~台。 阴雨天,空中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光:闪~。雷~。 指电报:通~。贺~。 指打电报:~邀。~汇。~告。 遭受电流打击:~了我一下。
空中水蒸气遇冷结成的冰粒或冰块,常在夏季随暴雨下降:冰~。~子。~灾。
《唐韻》魯回切《集韻》《韻會》《正韻》盧回切,𠀤音罍。 《說文》本作靁。隂陽薄動靁雨生物者也。从雨畾聲。象回轉形。 《易·說卦》震爲雷。 《禮·月令》仲春,雷乃發聲。 又《禮·曲禮》毋雷同。 《註》雷之發聲,物無不同時應者。人之言當各由已,不當然也。 又《司馬相如·大人賦》左𤣥冥而右黔雷。 《註》黔雷,黔嬴也。天上造化神名。 又《周禮·地官·鼓人》以雷鼓鼓神祀。 《註》雷鼓,八面鼓也。 又《韻會》雷門,會稽城門,有大鼓,聲聞百里。 《前漢·王尊傳》毋持布鼓過雷門。 又《南部新書》胡琴,大曰大忽雷,小曰小忽雷。 又山名。 《書·禹貢》壷口雷首。 《疏》雷首,在河東蒲坂縣南。 又澤名。 《書·禹貢》雷夏旣澤。 《傳》雷夏,澤名。 又漢侯國名。在東海。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 又外國名。 《前漢·西域傳》無雷國王冶盧城。 又州名。 《韻會》在廣西,其山爲雷所震,水流爲江。唐置雷州。 又姓也。 《前漢·淮南王安傳》郞中雷被。 又音纍。 《楚辭·九歌》駕龍輈兮乗雷,載雲旗兮委蛇。 《晉語》靑陽。方雷氏之甥也。 《註》方雷,西陵氏之姓。黃帝娶於西陵氏之子,曰纍祖,實生靑陽。雷纍同。○按晉語註,雷有纍音,非止叶音也。 又《集韻》魯水切,音壘。推石下也。 又《集韻》盧對切,音類。本作礧。或作壘礌檑。 《埤蒼》推石自高而下也。 《周禮·秋官·職金註》槍雷,椎椁之屬。 《釋文》劉音誄。沈云:當爲礌,郞對反。 《前漢·鼂錯傳·具藺石註》如淳曰:藺石,城上雷石。師古曰:雷,來內反。 又《正字通》擊鼓曰雷。 《古樂府》官家出遊雷大鼓。 《唐韻》阻立切《集韻》側立切,𠀤音戢。 《說文》衆口也,从四口,讀若戢。 又《集韻》測入切,音㞚。 又訖立切,音伋。 又北及切,音鵖。義𠀤同。 又《字彙補》古文雷字。見七修類稿。
『霆』《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𠀤音庭。 《說文》雷餘聲也。鈴鈴所以挺出萬物。从雨廷聲。 《玉篇》霹靂也。 《爾雅·釋天》疾雷爲霆霓。 《易·繫辭》鼓之以雷霆。 《詩·小雅》如霆如雷。 《禮·孔子閒居》神氣風霆,風霆流形。 又《玉篇》電也。 《穀梁傳·隱九年》電霆也。○按𡌨雅云:當音挺。 又《字彙補》借作庭。 《漢楚相孫君𥓓》庭堅,作霆堅。 又《集韻》他頂切,音珽。迅雷。 又《廣韻》《正韻》徒鼎切《集韻》待頂切《韻會》待鼎切,𠀤音挺。 《廣韻》疾雷。 《詩·小雅·如霆釋文》霆,又音挺。 《左思·吳都賦》鉤爪鋸牙,自成鋒穎。精若曜星,聲若雷霆。 《埤雅》霆,或謂之電。蓋音庭則爲雷,音蜓則爲電。 《淮南子·天文訓》隂陽相薄,感而爲雷,激而爲霆。 又曰:疾雷不及掩耳,疾霆不及掩目。皆宜音蜓。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徑切,音定。 《集韻》雷也。 《詩·小雅·如霆釋文》霆,又音定。 《集韻》或作䨶。
『雹』《唐韻》蒲角切《集韻》《韻會》《正韻》弼角切,𠀤音㩧。 《說文》雨冰也。 《大戴禮》陽之專氣爲霰,隂之專氣爲雹。霰雹者,一氣之化也。 《註》陽氣在雨,溫暖如陽。隂氣薄之,不相入,搏而爲雹。故春秋榖梁說曰:雹者,隂脅陽之象也。 《埤雅》隂包陽爲雹。申豐以爲古者藏冰固隂,沍寒而無雹,蓋陽無所洩,雹之所以生也。雹形似今半珠,其粒皆三出。雪六出成華,雹三出成實,雹冰之餘,造化權輿。曰:雹者,雨之冰也。 又曰:北方之氣,雲雨雹霰雪。 《禮·月令》仲夏行冬令,則雹凍傷穀。 《註》子之氣乗之也。陽爲雨,隂起脅之,凝爲雹。 《左傳·昭四年》聖人在上,無雹。雖有,不爲災。 《韻會補》洮岷閒,雨雹曰白雨。 又曰硬頭雨。宋紹興十七年,臨安雨雹,太學屋瓦皆碎。學宮諱言雹,遂稱硬雨。 又《集韻》蒲沃切,音僕。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