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鬟雪鬓


   白发。 明 高明 《琵琶记·祝发买葬》:“教人道雾鬢云鬟女,断送霜鬟雪鬢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uāng huán xuě bìn
成语简拼 shxb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白发。 明 高明 《琵琶记·祝发买葬》:“教人道雾鬢云鬟女,断送霜鬟雪鬢人。”


出处典源

成语典故

并列 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髻。形容满头白发。元·高明《琵琶记·祝发买葬》:“教人道雾鬓云鬟女,断送~人。”△用于老年妇女。?云鬟雾鬓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降。~冻。~序(指深秋季节)。~秋。~期。~天。 像霜一样的东西:柿~。西瓜~。 形容白色:~鬓。~刃。~锋。 喻高洁:~操(高洁的节操)。~骨。~情。

古代妇女梳的环形发髻:云~。

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花。~山。~中送炭(喻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洗去,除去:报仇~恨。为国~耻。平反昭~。 擦拭:“晏子独笑于旁,公~涕而顾晏子”。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霜』

《唐韻》所莊切《集韻》《韻會》《正韻》師莊切,𠀤音驦。 《玉篇》露凝也。 《釋名》其氣慘毒,物皆喪也。 《大戴禮》陽氣勝,則散爲雨露。隂氣勝,則凝爲霜雪。 《易·坤卦》履霜堅冰至。 《詩·秦風》白露爲霜。  又《字彙補》國名。 《西域記》屈霜國。  又姓。見《姓苑》。  又《正字通》歷年曰霜。 《李白詩》陛下之壽三千霜。  又《集韻》《類篇》𠀤色壯切,音孀。隕霜,殺物也。或作灀。 《潘岳·馬汧督誄》馬生爰發,在險彌亮。精貫白日,猛烈秋霜。

『鬟』

《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胡關切,𠀤音還。 《說文》總髮也。按古婦人首飾,琢玉爲兩環,此字後人所加。 《玉篇》髻鬟。 《類篇》屈髮爲髻。 《庾信·夜聽搗衣詩》花鬟醉眼纈。  又喻山色。 《范成大詩》破碎岷山千髻鬟。  又《虞集詩》窻中遠黛曉千鬟。  又《宋史·儀衞志》宮中導從之制,置高鬟靑袍大將二人。

『雪』

《唐韻》《集韻》相絕切《韻會》《正韻》蘇絕切,𠀤音㡜。 《說文》本作䨮。凝雨。 《元命包》隂凝爲雪。 《釋名》雪,綏也。水下遇寒氣而凝,綏綏然下也。 《埤雅》雪六出而成華,言凡草木華五出,雪華獨六出,隂之成數也。 《詩·邶風》雨雪其雱。  又《廣韻》除也。 《韻會》洗也。 《莊子·知北遊》澡雪而精神。 《戰國策》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  又《廣韻》拭也。 《家語》以黍雪桃。 《史記·酈食其傳》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又小雪、大雪,𠀤節𠋫名。見《後漢·律曆志》。  又山名。 《後漢·明帝紀註》天山卽祈連山。一名雪山。  又陽春白雪,古曲名。  又姓。 《正字通》明洪武中巡𥳑雪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