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云霞为裙,明月为披肩。借指仙女或美女。
以云霞为裙,明月为披肩。借指仙女或美女。
前蜀·韦庄《天仙子》词:“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鬓如云,霞裙月帔一群群。”
以云霞为裙,明月为披肩。借指仙女或美女。前蜀 韦庄《天仙子》词:“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鬓如云,霞裙月帔一群群。” 并列 用彩霞作为衣裙,用明月作为披肩。指美丽的仙女;美女。前蜀·韦庄《天仙子》:“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鬓如云,~一群群。”△多用于描写美女、仙女。
日出或日落时天空云层因受日光斜射而呈现的光彩:朝(zhāo )~。晚~。彩~。云~。~帔。~光。
一种围在腰以下的服装:~子。~钗。筒~。连衣~。百褶~。 像裙子的东西:墙~。鳖~。~礁(海岸边的珊瑚礁)。
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亦称“月亮”、“月球”):~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 计时单位:一~。~份。岁~不居(时光不停地流逝)。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
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凤冠霞~。
《唐韻》胡加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加切,𠀤音霞。 《說文》赤雲氣也。从雨叚聲。 《玉篇》東方赤。 《廣韻》赤氣騰爲雲。 《集韻》雲日氣相薄。 《增韻》日旁彤雲。通作赮。 又《字彙補》漢複姓有霞露氏。 又與遐通。 《楚辭·遠遊》載營魄而登霞。 《朱註》古與遐借用。 又《增韻》通作蝦。 《吳越春秋·烏鳶歌》啄霞矯翮兮雲閒。 《字彙補》霞卽蝦也。 又叶音胡。 《楚辭·遠遊》餐六氣而飮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淸澄兮,精氣入而麤穢除。 又叶音何。 《曹植·洛神賦》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渠出綠波。
『裙』《唐韻》《韻會》渠云切《集韻》衢云切,𠀤音羣。 《說文》下裳也。 《釋名》裙,羣也,連接裾幅也。 《張華·白紵歌》羅裙飄颻昭儀光。 又中裙,近身衣也。 《史記·萬石君傳》取親中裙厠牏身自浣滌。 又鼈甲邊曰裙。 《五代史補》僧謙光有才辨,飮酒食肉。嘗云:但願鵞生四掌,鼈留兩裙足矣。 《韻會》本作帬。 《類篇》作裠。
『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魚厥切,音軏。 《說文》闕也。太隂之精。 《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 《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 《禮·祭義》月生於西。 《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 《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 《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 又《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 又《洪範》二曰月。 《傳》所以紀一月。 《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禮·禮運》月以爲量。 《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 又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又外國名。 《前漢·霍去病傳》遂臻小月氏。 又《韻補》叶危睡切。 《曹植·七啓》世有聖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 又叶魚橘切。 《黃庭經》洞房靈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煥照入子室。 《類篇》唐武后作囝。
『帔』《唐韻》《集韻》《韻會》𠀤披義切,音被。 《說文》弘農謂帬帔也。 《揚子·方言》帬,𨻰魏之閒謂之帔。 《廣雅》帬也。 又《玉篇》在肩背也。 《釋名》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 《正字通》褙子也。省作背,以其覆肩背也。 《南史·任昉傳》昉子西華,冬月著葛帔練裠。 又《廣韻》敷羈切《集韻》攀糜切,𠀤音披。義同。 又《類篇》班縻切,音悲。同襬。關東人呼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