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使者


   青鸟:传说中西王母娘娘的神鸟。指传递书信的使者。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īng niǎo shǐ zhě
成语注音 ㄑ一ㄥ ㄋ一ㄠˇ ㄕˇ ㄓㄜˇ
成语简拼 qnsz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青鳥使者
成语英文 postman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青鸟:传说中西王母娘娘的神鸟。指传递书信的使者。



成语示例


林语堂《恋爱和求婚》:“而利用天真的弟弟权充青鸟使者,暗通消息。”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武帝故事》:“有二青鸟如乌,侠侍王母旁。”


成语典故

《汉武帝故事》:“有二青鸟如乌,侠侍王母旁。” 【典源】《山海经·海内北经》:“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晋·郭璞注:“又有三足鸟主给使。”又《大荒西经》:“有三青鸟,赤眉黑目, 一名曰大鵹, 一名少鵹, 一名曰青鸟。”郭璞注:“皆西王母所使也。”《艺文类聚》卷九十一引《汉武故事》曰:“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有二青鸟如乌,夹侍王母旁。”《续谈助》三引《汉武故事》曰:“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日正中,忽见有青鸟从西来,上问东方朔。朔对曰:‘西王母暮必降尊像。’……有顷,王母至,乘紫车,玉女夹驭,戴七胜,青气如云,有二青鸟如鸾,夹侍王母旁。”《博物志》卷八亦载。 【今译】 古代传说,西王母倚着几案,头戴首饰,南侧有三只青鸟为西母递送食物。这三只鸟红眉黑目,分别叫大鵹、 少鵹和青鸟。 一年的七月七日,汉武帝正在承华殿斋戒,中午时分,忽然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停在宫殿前面,武帝奇怪,就问东方朔,东方朔回答说,这是西王母就要来了。不多时,西王母果然到此,乘着紫色轩车,玉女左右陪侍,戴着许多首饰,青气如云缭绕,有两只象鸾的青鸟,分别侍立在西王母两旁。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使者或传递书信的人,多与仙家或恋情有关。 【典形】 传书青鸟、鸾笺、青鸾、青鸾信、青鸟、青鸟寄归音、青鸟使、青鸟书、青鸟衔书、青禽、青雀、三鸟、三青鸟、三青禽、青鸾消息、青鸟衔笺、再来青鸟、青鸟翼、西来青鸟、青鸾翼、青鸟信、三鸟书。 【示例】 〔传书青鸟〕 唐·李矫《拟古东飞百劳西飞燕》:“传书青鸟迎萧凤,巫岭荆台数通梦。” 〔鸾笺〕 宋·沈会宗《清商怨》:“谁遣鸾笺写怨? 翻锦字叠叠和愁卷。” 〔青鸾〕 宋·葛长庾《水龙吟·采药径》:“多情易老,青鸾何处? 书成难寄。” 〔青鸾信〕 元·李天骥《摸鱼儿·灯花》:“重记省,怕莫是明朝有个青鸾信? 怎知无定。” 〔青鸟〕 唐·刘禹锡《吐绶鸟词》:“不学碧鸡依井络,愿随青鸟向层城。” 〔青鸟寄归音〕 明 ·杨镇 《浪淘沙》:“青鸟寄归音,一字千金,离鸾别凤漫沉吟。” 〔青鸟使〕 清·吴伟业《题鸳湖闺咏》之三:“学士每传青鸟使,萧娘同步紫鸾车。” 〔青鸟书〕 明·杨基《夏初临》:“何郎粉淡,荀令香销,紫鸾梦远,青鸟书稀。” 〔青禽〕 清·朱彝尊《高阳台》:“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 〔青雀〕 唐·李商隐《圣女祠》:“消息期青雀,逢迎异紫姑。” 〔三鸟〕 南朝梁·江淹 《陆平原羇宦》:“愿言寄三鸟,离思非徒然。” 〔三青鸟〕 隋·薛道衡《豫章行》:“愿作王母三青鸟,飞来飞去传消息。” 〔三青禽〕 唐·李白 《寓言》之三:“遥裔双彩凤,婉娈三青禽。”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深绿色或浅蓝色:~绿。~碧。~草。~苔。~苗。~菜。~葱。~山绿水。~云直上。万古长~(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远不衰)。 绿色的东西:踏~。~黄不接。 靛蓝色:靛~。~紫。~出于蓝,胜于蓝。 黑色:~布。~线。~衫。~衣。 喻年轻:~年。~春。~工。 竹简:~简。~史(原指写在竹简上的记事,后指史书,如“永垂~~”)。

用:~用。~劲。~役。~力。~钱。 派,差谴:~唤。~命。~女。 让,令,叫:迫~。 假若:假~。即~。 奉命办事的人:~者。大~。公~。~馆。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作~。二~必居其一。来~。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阳城人也。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个。~回。~番。~边走。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使』

《唐韻》疏士切《集韻》《韻會》爽士切《正韻》師止切,𠀤音史。令也,役也。 《豳風》序:說以使民。 《禮·曲禮》六十曰耆指使。 《註》指事使人也。 《管子·樞言篇》天以時使,地以材使,人以德使,鬼神以祥使,禽獸以力使。  又《集韻》疏吏切《正韻》式至切,𠀤音𩢲。遣人聘問曰使。 《前漢·韓信傳》發一乗之使,下咫尺之書。  又《鬼谷子抵巇篇》聖人者,天地之使也。 《淮南子·天文訓》四時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  又《諡法》治民克盡嚴篤無私曰使。 本作𠉕。 《六書統》从人从事。令人治事也。

『者』

《廣韻》章也切《集韻》《韻會》《正韻》止野切,𠀤音赭。 《說文》別事詞也。从白𣥐聲。𣥐,古文旅字。 《韻會》今作者。 《玉篇》語助也。 《增韻》又卽物之辭,如彼者,如此者。 《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又《增韻》又此也。凡稱此箇爲者箇是也。今俗多用這字,這乃魚戰切,迎也。  又《韻補》叶掌與切。 《史記·秦始皇紀》人迹所至,無不臣者。 《註》索隱曰:者,協音渚。 《楚辭·九歌》搴芳洲兮杜若,將以遺乎遠者。時不可以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韻會》者,古文渚字,故从旅聲。後人以者添水作渚,以別者也之者,故者但爲語助。  又叶阻可切。 《繆襲·挽歌》形容稍銷歇,齒髮行當墮。自古皆有然,誰能離此者。  又叶之戈切。 《韓愈·盧氏墓銘》命不侔身,兹其奈何。刻名墓石,以告觀者。  又《韻會》說文从白,當作者,今作者。◎按說文在白部,今从正字通倂入。者或从白𣏔聲。𣏔,古文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