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谨敬尽职的人。
谓谨敬尽职的人。
养育,抚养:~育。~养。 弯曲:~躬。~躬尽瘁。 大,穷极:~凶。 幼小:~子(稚子)。 穷困:“尔惟~自苦”。 告诫:“陈师~旅”。 古代的一种皮球:蹴~。 姓。
身体。 自身,亲自:反~自问。~行实践。事必~亲。 弯曲身体:鞠~。~身下拜。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王。~上。国~。~权。~临。~侧。 古代的封号:商~。平原~。信陵~。长安~。 对对方的尊称:张~。诸~。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 动物的卵:鱼~。蚕~。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 姓。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六切,音掬。 《說文》蹋鞠也。 《戰國策》六博蹹鞠。 《註》《劉向·別錄》:蹙鞠,黃帝作,蓋因娛戲以練武士。 《揚子·法言》捖革爲鞠。 又《爾雅·釋言》鞠,生也。 《揚子·方言》養也。𨻰楚韓鄭之閒曰鞠。 《詩·小雅》母兮鞠我。 《書·盤庚》鞠人謀人之保居。 又《爾雅·釋言》鞠,稚也。 《書·康王之誥》無遺鞠子羞。 《傳》鞠子,稚子。 又《玉篇》推也。 《廣韻》推窮也。 《書·盤庚》爾惟自鞠自苦。 《傳》鞠,窮也。 《詩·齊風》旣曰告止,曷又鞠止。 又《小雅》鞠爲茂草。 《註》鞠,窮也。 《戰國策》事敗而好鞠之。 《註》鞠,窮也。 又《爾雅·釋詁》鞠,盈也。 《詩·小雅》降此鞠訩。 《傳》鞠,盈也。 又《玉篇》告也。 《詩·小雅》𨻰師鞠旅。 《傳》鞠,告也。 又《韻會》鞠躬也。 《儀禮·聘禮》執圭入門鞠躬焉,如恐失之。 又姓。 《廣韻》出東萊。 《戰國策》太傅鞠武。 《風俗通》漢尙書令鞠譚。 《西京雜記》鞠道龍善爲幻術。 又星辰。 《大戴禮》鞠則見。鞠者何也,星名也。 又與菊通。 《禮·月令》鞠有黃華。 《釋文》鞠,本作菊。 又《廣韻》《集韻》渠竹切《韻會》渠六切,𠀤音趜。 《廣韻》蹋鞠,以革爲之,今通謂之毬子。 《集韻》或作毱。 又《廣韻》驅匊切《集韻》《正韻》丘六切,𠀤音麴。 《廣韻》亦姓也。 又《禮·月令》天子乃薦鞠衣於先帝。 《註》黃桑之服。 《釋文》去六切。 《周禮·天官·司服》鞠衣。 《註》黃桑服也。色如麴塵,象桑葉始生。 又《集韻》酒母也。本作𥶶。或作𩍔麴麯𪌲。互詳竹部𥶶字及麥部麴字註。 又《集韻》丘弓切,音穹。 《左傳·宣十二年》有山鞠窮乎。 《註》山鞠窮,所以禦濕。 《釋文》鞠,起弓反。 《集韻》本作𦵡,亦作芎。詳艸部𦵡芎二字註。 又叶各頟切,音格。 《楚辭·九章》鬱結紆軫兮,離愍而長鞠。撫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躬』《唐韻》居崇切《集韻》《韻會》居雄切,𠀤音弓。 《說文》躳或从弓,身也。 《五經文字》躬,俗躳字。今經典通用。 《易·蒙卦》見金夫不有躬。 又《艮卦》艮其身,止諸躬也。 《疏》躬,猶身也。 《書·太甲》惟尹躬克,左右厥辟。 《詩·邶風》我躬不閱。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伯執躬圭。 《註》以人形爲瑑飾。 又姓。 《廣韻》出《何氏姓苑》。 又《韻補》叶姑弘切《易·震卦》不于其躬,于其鄰。 《班固·東都賦》登靈臺考休徵,俯仰乎乾坤,參象乎聖躬。 又叶俱王切。 《𨻰琳·大荒賦》延年其可留兮,何勤遠以苦躬。紛吾情之駘蕩兮,嗟吾願有弗遑。
『君』《唐韻》舉云切《集韻》《韻會》拘云切,𠀤音軍。 《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 《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 《易·師卦》大君有命。 《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 又凡有地者,皆曰君。 《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 《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 《晉語》三世仕家君之。 又夫人亦稱君。 《詩·鄘風》我以爲君。 《傳》君國小君。 《箋》夫人對君稱小君。 《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又子稱父母曰君。 《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 又子孫稱先世皆曰君。 《孔安國·尚書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 又兄稱弟曰君。 《杜牧·爲弟墓誌》君諱顗。 又妾稱夫曰君。 《禮·內則》君已食徹焉。 《註》此謂士大夫之妾也。 《儀禮·喪服》妾謂君。 《註》妾謂夫爲君者,不得體之,加尊之也,雖士亦然。 《疏》以妻得體之,得名爲夫,妾雖接見於夫,不得體敵,故加尊之,而名夫爲君。 又婦稱夫亦曰君。 《古樂府》十七爲君婦。 又夫稱婦曰細君。 《前漢·東方朔傳》歸遺細君,又何仁也。 又上稱下亦曰君。 《史記·申屠嘉傳》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又封號曰君。 《史記·商君傳》秦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爲商君。 又婦人封號亦曰君。 《史記·外戚世家》尊皇太后母臧兒爲平原君。 又彼此通稱亦曰君。 《史記·司馬穰苴傳》百姓之命,皆懸於君。君謂莊賈也。 又《張儀傳》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 又隱士就聘者曰徵君。 《後漢·逸民韓康傳》亭長以韓徵君當至。 又持節出使者曰使君。 《後漢·𡨥恂傳》非敢脅使君。 又《諡法》慶賞𠛬威曰君,從之成羣曰君。 又君子,成德之稱。 《易·乾卦》君子,終曰乾乾。 《論語》不亦君子乎。 《註》君子,成德之名。 又姓。 《正字通》明有君助。 又叶姑員切,音涓。 《劉向·烈女傳》引過推讓,宣王悟焉。夙夜崇道,爲中興君。
『子』《唐韻》卽里切《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𠀤音梓。 《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 《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又《廣韻》息也。 《增韻》嗣也。 《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 《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 《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 又《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 又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 《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又男子之通稱。 《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 《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又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 又卿之妻曰內子。 《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 又《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 又《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 又人君愛養百姓曰子。 又辰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 《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 又《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疏》子者,奉恩宣德。 又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又國名。 《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 又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 又姓。 《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又複姓。 《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又子細,猶分別。 《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 《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 又去聲,才四切。 《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 又與慈通。 《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 《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 又叶濟口切,音走。 《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 又叶子德切,音則。 《詩·豳風》旣取我子,無毀我室。 《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