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俟奋


   谓掩藏才智,待时奋起。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tāo guāng sì fèn
成语注音 ㄊㄠ ㄍㄨㄤ ㄙˋ ㄈㄣˋ
成语简拼 tgsf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韜光俟奮
成语结构  连动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谓掩藏才智,待时奋起。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晋书·慕容垂载记》:“但时来之运未至,故韬光俟奋耳。”


成语典故

谓掩隐才智,待时奋起。《晋书.慕容垂载记》:“但时来之运未至,故韬光俟奋耳。”参见“韬晦待时”。 并列 敛藏才智,等待时机奋起。《晋书·慕容垂载记》:“但时来之运未至,故~耳。”△多用于时机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弓或剑的套子。 隐藏,隐蔽:~光养晦(隐藏才能,收敛锋芒,不使外露。亦作“韬晦”)。 用兵的谋略:~钤。~略。

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阳~。月~。火~。~华(明亮的光辉)。 荣誉:~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顾。~复。 使显赫:~大。~宗耀祖。 景物:春~明媚。 光滑:~滑。~洁。~泽。 完了,一点不剩:杀~烧~。吃~用~。 露着:~膀子。 单,只:~剩下一口气。 姓。

等待:~机进攻。〔~次〕依次。

〔万(mò)~〕见“万”。

鸟张开并振动翅膀:~飞。~翅。 振作,鼓劲,振动:~起。~力。~勇。~不顾身。振~。勤~。兴~。 提起,举起:~臂。~袂(举袖,形容奋发的样子)。~笔疾书。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光』

《唐韻》古黃切《集韻》《韻會》《正韻》姑黃切,𠀤廣平聲。 《說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 《徐曰》光明意也。 《易·需卦》有孚光亨。 《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 《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  又《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  又諡法,能紹前業曰光。  又姓。 《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  又《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䊯。

『俟』

《唐韻》《集韻》《韻會》𠀤牀史切,音仕。待也。 《禮·玉藻》在官不俟屨,在外不俟車。  又俟俟,衆多徐行貌。 《詩·小雅》儦儦俟俟。 《註》趨則儦儦,行則俟俟。言獸之多也。  又姓。 《風俗通》有俟子。  又《集韻》渠之切《正韻》渠宜切,𠀤音奇。万俟,複姓。  又《後周書異域傳》高麗官第四等曰意俟奢。  又叶于紀切,音矣。 《詩·鄘風》人而無止,不死何俟。叶上齒。

『奋』

《篇海類編》古朗切,剛上聲。鹽澤也。  又音本。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方問切,音僨。 《說文》翬也。 《爾雅·釋鳥》雉,絕有力奮。羊,絕有力奮。螽醜奮。鳥張羽奮奞也。 《詩·邶風》不能奮飛。 《史記·樂書》羽翮奮,角觡生。  又震動也。 《易·豫𧰼》雷出地奮。  又揚也。 《禮·樂記》奮至德之光。  又振去塵也。 《禮·曲禮》僕展軨效駕,奮衣由右上。  又姓。 《左傳》楚有司馬奮揚。  又叶普麫切,音片。 《孫楚·韓信贊》秦失其鹿,英雄交戰。遂寤明主,超然虎奮。 从奞在田上。俗作𡚒,非。𡚒字原从奞从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