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 齐 人 颜斶 ,隐居不仕。尝说 齐宣王 礼贤下士, 宣王 悦服,请致弟子之礼,许以富贵。 斶 辞去,愿得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见《战国策·齐策四》。 颜歜 即 颜斶 。后用以指隐逸生涯。《后汉书·蔡邕传
战国 齐 人 颜斶 ,隐居不仕。尝说 齐宣王 礼贤下士, 宣王 悦服,请致弟子之礼,许以富贵。 斶 辞去,愿得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见《战国策·齐策四》。 颜歜 即 颜斶 。后用以指隐逸生涯。《后汉书·蔡邕传
見「顏」。
盛怒,气盛。
用手臂围住:拥~。~小孩儿。合~。~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进取)。 围绕,环绕:山环水~。~厦(房屋前面加出来的门廊,亦指后面毗连的小房子)。 胸怀愿望,志向:~负。 心里存着,怀有:~怨。~恨。~歉。~憾。~病。 密合:衣服~身儿。 把他人的子女收养为自己的子女:~养。 量词: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草。 孵:~窝。~小鸡。
未雕琢过的玉石,或指包藏着玉的石头:~玉浑金(亦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 喻人的天真状态,质朴,淳朴:抱~。返~归真。
《唐韻》五姦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姦切,𠀤眼平聲。 《說文》眉目之閒也。 《詩·鄘風》子之淸揚,揚且之顔也。 《毛傳》顔,額角豐滿也。 《左傳·僖九年》天威不違顔咫尺。 《黃帝素問》心熱者,顔先赤。 《揚子·方言》𩕇、頟、顔,顙也。汝潁淮泗之閒謂之顔。 又幘顔。 《輿服雜事》漢桓帝延熹中,京師作幘,皆顔短耳長,以爲服妖。 又那顔。外國語,猶華言大人。 又商顔,山名。 《前漢·溝洫志》引洛水至商顔下。 《註》商山之顔,猶山額也。 又孱顔,山高貌。 《歐陽修詩》空碧更孱顏。 又姓。 《姓苑》出琅邪。魯伯禽支庶,食采顏邑,因氏。 又邾武公字顏,公羊稱顏公,後遂爲氏。 又古通眞韻,音銀。 《蘇軾·祭韓忠獻文》勿心大匠,笑彼汗顔。援手拯溺,期我于仁。
『歜』《廣韻》尺玉切《集韻》《韻會》樞玉切,𠀤音觸。 《說文》盛氣怒也。 又人名。 《左傳》有甘歜、邴歜。 《戰國策》有顏歜。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徂感切,蠶上聲。 《左傳·僖三十年》王使周公閱來聘享有昌歜。 《杜註》昌歜,昌蒲葅。正義曰:《周禮·醢人》:朝事之豆,其實有昌本。鄭康成云:昌本,昌蒲根,切之四寸爲葅,知昌歜卽是昌蒲葅也。齊有邴歜,魯有公甫歜,其音爲觸,此昌歜之音,相傳爲在感反。徧檢書傳,昌蒲之草無此別名,未知其所由也。 《韓愈·贈無本詩》家住幽都遠,未識氣先感。來尋吾何能,無殊嗜昌歜。 又叔歜,海外國名。 《山海經》大荒之中有叔歜國,顓頊之子。 《郭註》歜,乍感反。 又音觸。 《廣韻》或作𥋛。 《集韻》或作𧃏。𥋛字原从日从蜀。
『抱』《唐韻》薄浩切《集韻》《韻會》簿晧切《正韻》蒲晧切,𠀤袍上聲。懷也。 《說文》袌,俗作抱。 《司馬相如·上林賦》長千仞,大連抱。夸條直暢,實葉葰楙。 《註》楙音茆。 又《廣韻》持也。 《增韻》挾也。 又《集韻》《韻會》薄報切《正韻》蒲報切,𠀤音暴。與袌菢同。◎按《說文》捊,步侯切,或从包作抱,徐鉉曰:今作薄報切,以爲懷袌字,非是。廣韻,集韻去聲止有袌菢,而無抱。《正字通》云:懷袌之袌亦作抱,轉爲去聲,卽懷抱之義。今考經史抱字多無音切,讀从去聲亦可,義與上聲同。 《書·召誥》保抱攜持厥婦子。 《詩·大雅》亦旣抱子。 《禮·儒行》抱義而處。 《儀禮士》相見禮》凡與大人言,始視面,中視抱。 又氣向日也。 《前漢·天文志》暈適背穴,抱珥𧈫蜺。 《註》凡氣向日爲抱,向外爲背。 又《揚子·方言》北燕朝鮮洌水之閒謂伏雞曰抱。 又《唐韻》薄交切《集韻》蒲交切,𠀤音庖。 《集韻》房尤切,音浮。蒲侯切,音裒。𠀤與掊捊同。引取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披交切,與抛通。棄也,擲也。 《史記·三代世表》姜嫄生后稷,抱之山中。 《皮日休詩》季春人病抱芳杜。
『璞』《廣韻》《韻會》匹角切《正韻》匹各切,𠀤音樸。 《玉篇》玉未治者。 《增韻》玉未琢。 《韻會》玉素也。 《老子·道德經》璞散則爲器。 又姓。 《正字通》明璞俊。 又《韻補》叶普木切,音朴。 《司馬彪·贈山濤詩》卞和潛幽冥,誰能證奇璞。冀願神龍來,揚光以見燭。 《正字通》或曰璞本有朴、僕二音,非叶也。《正韻》收璞入六藥,一屋闕璞,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