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藤摸瓜


   摸:寻找。顺着瓜藤去摸瓜。比喻按照某个线索查究事情。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ùn téng mō guā
成语注音 ㄕㄨㄣˋ ㄊㄥˊ ㄇㄛ ㄍㄨㄚ
成语简拼 stmg
感情色彩 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順鰧摸瓜
成语英文 track down sb. by following clues
成语俄文 по плети добирáться до плодá
成语日文 いもづる式に追究(ついきゅう)する
成语结构  连动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摸:寻找。顺着瓜藤去摸瓜。比喻按照某个线索查究事情。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示例


孙犁《我的史部书》:“读书和买书的兴趣,都是这样引起,像顺藤摸瓜一样。”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人民日报》1982.6.30:“由此顺藤摸瓜,很快破获了这起盗窃案。”


成语典故

比喻顺着发现的线索进一步追根究底。罗竹风《论历史剧现代化问题》:“顺藤摸瓜,沿着这条线探索下去,是不难找到它的老根的。” 连动 比喻依据某些线索追查究竟。理由《发现者》:“他几乎跑遍了北京城,才~,撞进了这个任何企业都不曾问津的角落。”△多用于追究事情的根底。→按图索骥 跟踪追击。也作“顺蔓摸瓜”。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指“白藤”、“紫藤”:~条。~椅。~床。 〔~黄〕➊常绿乔木,茎高达二十米,树脂黄色,有毒;➋这种植物的树脂,可作国画颜料。 泛指匍匐茎或攀援茎:~本植物。瓜~。葡萄~。顺~摸瓜。

用手接触或轻轻抚摩:~他的头。 用手探取、寻找:~鱼捞虾。 揣测,试探:~底。~索。 暗中行进,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哨。~黑儿。

蔓生植物,属葫芦科,果实可食:西~。冬~。~蒂。~分(像切瓜一样分割,如“~~天下”)。~葛。~代。~李(指嫌疑的境地)。~子儿。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藤』

《唐韻》《正韻》𠀤徒登切,音騰。 《說文》藟也。今總呼草蔓延如藟者。  又《集韻》苰藤,草名。胡麻也。  又州名。 《韻會》隋攺永平州爲藤州。 《唐書·李嗣眞傳》來俊臣獄興,嗣眞上書,流藤州。

『摸』

《唐韻》慕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末各切,𠀤音莫。摸索也捫也,手捉也。  又《唐韻》《正韻》莫胡切《集韻》《韻會》蒙逋切,𠀤音模。與摹同。 《唐書·李靖傳》靖五代孫彥芳,家故藏高祖太宗賜靖詔書數函,上之文宗,敕摸詔本,還賜彥芳。

『瓜』

《唐韻》《正韻》古華切《集韻》《韻會》姑華切,𠀤音騧。 《說文》㼌也。象形。 《詩·豳風》七月食瓜。 《禮·曲禮》爲天子削瓜者副之。  又《月令》孟夏之月,王瓜生。 《註》王瓜,萆挈也。 《前漢·食貨志》菜茹有畦瓜瓠果蓏。 《齊民要術》二月辰日宜種瓜。 《廣雅》龍蹄獸掌,羊骹兔頭,桂支蜜筩,𤬒蛌貍頭,皆瓜屬也。  又木瓜。 《詩·衞風》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傳》木瓜。楙木也。可食之木。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凡取幹之道七,柘爲上,檍次之,檿桑次之,橘次之,木瓜次之,荆次之,竹爲下。  又天瓜,栝樓別名。見《本草綱目》。  又昆侖瓜,茄子別名。見《酉陽雜俎》。  又匏瓜,星名。 《史記·天官書》匏瓜有靑黑星守之,魚鹽貴。 《註》匏瓜,一名天雞。在河鼓東。匏瓜明,則歲大熟也。  又守瓜,蟲名。 《爾雅·釋蟲》蠸輿父,守瓜。 《註》今瓜中黃甲小蟲,喜食瓜葉。故曰守瓜也。  又地名。 《左傳·宣十五年》晉侯賞桓子狄臣千室,亦賞士伯以瓜衍之縣。  又《襄十四年》昔秦人迫逐,乃祖吾離于瓜州。 《註》瓜州,地在今燉煌。 《正字通》今鎭江有瓜州,異地同名。  又國名。 《正字通》柯枝國別種曰木瓜。穴居,男女裸體,紉結草木葉蔽前後。見星槎勝覽。  又瓜田,複姓。 《前漢·王莽傳》有瓜田儀。  又《韻補》叶攻乎切,音孤。 《左傳·哀十七年》衞侯夢于北宮,見人登昆吾之觀,被髮北面而譟,曰:登此昆吾之墟,緜緜生之瓜。余爲渾良夫,叫天無辜。  又叶古禾切,音戈。 《道藏歌》仙童掇朱實,神女獻玉瓜。浴身丹液池,濯髮甘泉波。 《集韻》俗作苽,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