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廉懦立


   使贪婪的人能够廉洁,使怯弱的人能够自立。旧时形容感化力量之大。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wán lián nuò lì
成语注音 ㄨㄢˊ ㄌ一ㄢˊ ㄋㄨㄛˋ ㄌ一ˋ
成语简拼 wlnl
感情色彩 褒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頑亷懦立
成语英文 the corrupt became honest and the drifters filled with ambition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使贪婪的人能够廉洁,使怯弱的人能够自立。旧时形容感化力量之大。


近义词



成语示例


郭沫若《羽书集·抗战与觉悟》:“这些烈士的壮烈行为同时也使我们顽廉懦立,把我们的士气和民气,愈见鼓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成语典故

形容感化力量很大。宋朱熹《与王龟龄书》: “诚不自意,充顽廉懦立之效,乃于吾身见之。” ●《孟子·尽心下》: “孟子曰: ‘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 ”顽: 贪婪。伯夷: 商末孤竹国(今河北卢龙西)君长子,名允。孟子认为,伯夷宁愿俄死,不食周粟的高风亮节,可以使贪婪的人变得清廉,使懦弱的人立志自强。 并列 使贪婪的人变得廉洁,使懦弱的人能够独立。形容仁德之人对社会的感化力量之大。语本《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梁启超《新史学·论司法》:“使百世之下,闻其风者,赞叹舞蹈,~,刺激其精神血泪,以养成血气之人物。”△褒义。多用于描写感化力大。也作“廉顽立懦”。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愚钝:愚~。冥~不灵(愚昧顽钝不灵活)。 不容易变化或动摇:~固。~强。~敌。~症。刁~。负隅~抗。 淘气,胡闹:~皮。~童。 同“玩”。

堂屋的侧边:~隅(棱角,喻品行端方,有气节)。 不贪污:~洁。~正。~明。 便(pián )宜,价钱低:物美价~。 察考,访查:“且~问,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论之”。 姓。

胆小软弱:~夫。~弱。怯~。《廣韻•虞韻》:“懦,弱也。” 柔软。晋夏侯湛《玄鳥賦》:“拾柔草以自藉,採懦毛以為蓐。”

站,引申为竖起来:~正。~柜。~足(a.站得往脚;b.处于某种立场)。~场。屹~。顶天~地。 做出,定出:建~。设~。树~。~意。~此存照。 存在,生存:自~。独~。势不两~。 马上,即刻:~时。~刻。~等。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廉』

《唐韻》力兼切《集韻》《韻會》離鹽切《正韻》力鹽切,𠀤音匳。 《說文》仄也。 《儀禮·鄕飮酒禮》設席於堂廉東上。 《註》側邊曰廉。 《前漢·賈誼傳》廉遠地則堂高。 《註》廉,側隅也。  又《釋名》斂也,自檢斂也。  又《玉篇》淸也。 《廣韻》儉也。 《周禮·天官·小宰》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羣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 《註》旣斷以六事,又以廉爲本。 《疏》廉者,潔不濫濁也。  又《玉篇》棱也。 《書·臯陶謨》𥳑而廉。 《傳》性𥳑大而有廉隅。 《禮·儒行》砥礪廉隅。  又察也。 《後漢·魯恭傳》袁安使仁恕掾肥親往廉之。  又《通典》官制有廉訪使廉使。 《正字通》今稱臬司。  又嚴利也。 《禮·月令》其器廉以深。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紾而搏廉。 《註》廉,嚴利也。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北地郡有廉縣。  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廉州本合州,武德四年曰越州,貞觀八年更名。  又姓。 《史記·廉頗傳》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又飛廉,漢宮名。 《前漢·武帝紀》作長安飛廉館。 《註》應劭曰:飛廉,神禽,能致風氣者也。晉灼曰:身似鹿,頭如爵,有角而蛇尾,文如豹文。

『懦』

《唐韻》人朱切《集韻》《韻會》汝朱切,𠀤音儒。 《說文》从心需聲。駑弱者也。 《荀子·修身篇》偷懦憚事。 《前漢·兒寬傳》善屬文,然懦於武。  又《集韻》乳兗切,音耎。  又《集韻》《正韻》𠀤奴亂切。同愞。義𠀤同。  又《集韻》奴臥切,音稬。 《孟子》懦夫有立志。

『立』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入切,音力。 《說文》立,住也。 《釋名》立,林也。如林木森然,各駐其所也。 《廣韻》立,行立。 《禮·曲禮》立必正方。  又成也。 《禮·冠義》而後禮義立。  又堅也。 《易·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 《論語》三十而立。  又樹立也。 《易·說卦傳》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書·伊訓》立愛惟親,立敬惟長。 《左傳·襄二十四年》穆叔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又置也,建也。 《書·牧誓》立爾矛。 《周禮·天官》建其牧,立其監。 《左傳·桓二年》師服曰:天子建國,諸侯立家。  又存立也。 《論語》己欲立而立人。  又速意也。 《史記·平原君傳》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  又直起也。 《前漢·五行志》上林苑中,大柳樹斷仆地,一朝起立。  又《杜甫·朝獻太淸宮賦》四海之水皆立。 《張翥詩》蝃蝀下飮湖水立。  又《趙孟頫詩》驥聞秋風雙耳立。  又赤立。 《宋史·喬行𥳑傳》百姓多垂罄之寶,州縣多赤立之帑。  又闕立。 《張衡·週天大象賦》闕立擬乎兩觀,水府司乎百川。  又立政,尚書篇名,周公作。  又車名。 《後漢·輿服志》有立車。  又與粒通。 《詩·周頌》立我烝民。 《箋》立,當作粒。  又姓。漢有賢人立如子,唐有長興令立述。  又于貴切。同位。 《石經春秋》公卽位,作公卽立。 《周禮·春官》小宗伯掌神位。 《註》故書位作立。鄭司農云:古者立位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