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晃动;播:通“簸”,摇荡。点头晃脑。
明·郭勋《英烈传》第19回:“马上说同心,止不住颠头播脑。”
点头晃脑。多用以表示赞同、赞赏。《英烈传》第十九回:“马上说同心,止不住颠头播脑。”《官场现形记》第四二回:“后来看见信里有‘渭阳’两个字,不觉颠头播脑,反而称赞这位文案有才情。”亦作“颠头耸脑”、“颠头簸脑”。《初刻拍案惊奇》卷四:“饭店中客人,个个颠头耸脑,看他说他,胡猜乱语。”清 戴璐《藤阴杂记》卷二:“小司官费尽周旋敢挫挠!从今那复容高傲?免不得改稿时颠头簸脑,说堂时垂手呵腰。” 并列 点头晃脑,也表示赞同的意思。《英烈传》19回:“马上说同心,止不住~。”△多用于情态方面。也作“颠头簸脑”、“颠头耸脑”。
头顶:华~。 最高最初的部分:~末(本末)。山~。 倾倒,跌:~沛。~倒(dǎo )。~踬。~覆。~扑不破。 上下跳动:~簸。 古同“癫”,精神错乱。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 首领:~子。~目。 方面:他们是一~的。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撒种:~种(zhóng )。~种(zhòng )(用撒布种子的方式种植)。~撒。夏~。春~。 传扬,传布:广~。传~。~音。~发。~弄。~扬(❶宣扬,传扬;❷发动)。~放。~映。
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髓。~子(❶脑;❷指思考、记忆等能力)。~筋。~海。~际。~壳。~颅。~神经。~下垂体。~积水。~溢血。电~。 头:~袋。~壳。头昏~胀。~满肠肥。 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豆腐~儿。 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薄荷~。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補過切,波去聲。 《說文》種也。一曰布也。 《廣韻》揚也。 《詩·豳風》其始播百穀。 《書·盤庚》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 又放也,棄也。 《書·泰誓》播棄犂老。 又《多方》屑播天命。 又散也。 《書·禹貢》又北播爲九河。 《禮·禮運》播五行于四時。 《疏》播散五行之氣於四時也。 《釋文》舒也。 又《增韻》逋也,遷也。 《書·大誥》予惟以爾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又州名。西南徼外夜郞且蘭地,唐置播州。 《韓愈·柳子厚墓誌》劉禹錫當詣播州,子厚願以柳易播。 又明萬歷中,平播置遵義平越二府。 又姓。播武,殷賢人。或云播軌。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補火切,音跛。義同。 《書舜典》,播時百穀。《釋文》播,波左反。 又搖也。與簸通。 《莊子·人閒世》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 《註》𥳑米曰精。播,搖動也。 又《集韻》逋禾切。音波。澤名。在豫州。 《史記·禹本紀》滎播旣都。 《註》古文尚書作滎波。 又《郭璞·木禾贊》爰有嘉穀,號曰木禾。匪植匪蓺,自然靈播。 又《說文》通作譒。引書,王譒告之。今書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