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木含悲


   比喻因父母亡故,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ēng mù hán bēi
成语注音 ㄈㄥ ㄇㄨˋ ㄏㄢˊ ㄅㄟ
成语简拼 fmhb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風木含悲
成语英文 The wind,swaying the trees,howls mournfully.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因父母亡故,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


近义词



成语示例


先父公弼,作宦黄州,因而流寓岐亭,不幸风木含悲,年来独与妻房柳氏,谐其伉俪。(明 汪廷讷《狮吼记 叙别》)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成语典故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皋鱼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后以风木含悲形容父母亡故,子女不得奉养的悲伤。亦有“风木之思”、“风木之悲”。 明.汪廷讷《狮吼记.叙别》:“先父公弼,作宦黄州,因而流寓岐亭,不幸风木含悲,年来独与妻房柳氏,谐其伉丽。” 郑逸梅《题述庐自叙册》:“凡此往事,历历尚在目前,而先生溘焉辞世,距今已三祀。令子东壁,风木之悲,蓼莪之痛,不以时移而少杀。” 主谓 比喻父母亡故,孝子难以奉养的悲伤。语本汉·韩婴《韩诗外传》卷9:“皋鱼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明·汪廷讷《狮吼记·叙别》:“先父公弼,作宦黄州,因而流寓岐亭,不幸~,年来独与妻房柳氏,谐其伉俪。”△多用于亲情方面。也作“风木之悲”、“风木之思”。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姓。

古同“讽”,讽刺。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 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 棺材:棺~。 质朴:~讷(朴实迟钝)。 呆笨:~鸡。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姓。

衔在嘴里,不吐出也不咽下:~一口水。~漱剂。~英咀(jǔ)华(喻反复琢磨体味文章的妙处)。~饴弄孙(含着糖逗小孙子,形容老年人的乐趣)。 藏在里面,包容在里面:包~。~义。~量。~苞。~蕴。~混。~垢纳污(指包容坏人坏事)。 怀有某种感情或意思,不完全表露出来:~怒。~羞。~情。

伤心,哀痛:~哀。~伤。~怆。~痛。~切。~惨。~凉。~愤。~凄。~恸。~吟。~壮。~观。~剧。乐极生~。 怜悯:~天悯人。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卜切,音沐。 《說文》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 《徐鍇曰》屮者,木始申坼也,萬物皆始於微,故木从屮。 《白虎通》木之爲言觸也。 《玉篇》燧人氏鑽出火也。 《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易·說卦傳》𢁉爲木。 《疏》木可以揉曲直,卽𢁉順之謂也。 《禮·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疏》春則爲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  又八音之一。 《周禮·春官·太師》金石土革絲木匏竹。 《註》木,柷敔也。  又質樸。 《論語》剛毅木訥近仁。  又木彊,不和柔貌。 《前漢·周勃傳》勃爲人木彊敦厚。  又析木,星次。 《爾雅·釋天》析木謂之津。  又姓。 《統譜》漢木仁,晉木華。  又百濟八姓,一曰木氏。  又複姓,端木。  又叶末各切,音莫。 《馬融·廣成頌》隂慝害作,百卉畢落。林衡戒田,焚林柞木。 《韻會》从丨。丨,古本切。非从亅。亅,其月切。

『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男切,音涵。 《說文》嗛也。 《廣韻》銜也。 《莊子·馬蹄篇》含哺而熙。  又《禮·月令》羞以含桃,先薦寢廟。 《註》含桃,櫻桃也。 《釋文》含,亦作函。一說鸎鳥所含,故亦名鸎桃。  又《正韻》包也,容也。 《易·坤卦》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又《文言》含萬物而化光。 《書·盤庚》惟爾含德。  又《後漢·梁鴻詩》麥含含兮方秀。 《註》含含,麥盛貌。  又《廣韻》《集韻》𠀤胡紺切,涵去聲。 《廣韻》本作琀。 《集韻》通作唅。 《禮·檀弓》邾婁考公之喪,徐君使容居來弔含。 《疏》含,以玉實口也。 《春秋·文五年》王使榮叔歸含。 《註》珠玉曰含,含口實也。 《周禮·春官·典瑞》共飯玉含玉贈玉。 《註》含玉柱左右顚及在口中者。○按《禮·檀弓》《釋文》:含,和闇反。《春秋》《周禮》《釋文》:含,戸暗反。《春秋》亦作唅。

『悲』

《唐韻》府眉切《集韻》《韻會》《正韻》逋眉切,𠀤音𤰞。 《說文》痛也。从心非聲。有聲無淚曰悲。 《詩·豳風》女心傷悲。 《毛傳》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 《鄭箋》春女感陽氣而思男,秋士感隂氣而思女,是其物化,所以悲也。一曰心非爲悲。心之所以非則悲矣。 《淮南子·原道訓》憂悲多恚,病乃成積。  又叶補皆切,擺平聲。 《楚辭·九辯》春秋逴逴而日高兮,然惆悵而自悲。四時遞來而卒歲兮,隂陽不可與儷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