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樯阵马


   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ēng qiáng zhèn mǎ
成语注音 ㄈㄥ ㄑ一ㄤˊ ㄓㄣˋ ㄇㄚˇ
成语简拼 fqzm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風檣陣馬
成语英文 like the sails blown by the wind and the fighting horses in the front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近义词



成语示例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韦苏州》:“无三湘七泽之壮,雪蓬烟艇,无风樯阵马之奇乎?”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 杜牧《<李贺歌诗集>序》:“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


成语典故

风樯:风帆。阵马:战马。乘风的帆船,临阵的战马。比喻行进迅速,气势勇猛。唐.杜牧《李贺集序》:“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韦苏州》:“蒹葭莽苍,无三湘七泽之壮;雪蓬烟艇,无风樯阵马之奇。”也比喻文笔遒劲奔放。清.钱谦益《杜弢武全集序》:“军书羽檄,汗简错互,风樯阵马,笔墨横飞。” 并列 樯,船上的桅杆。乘风扬帆的桅竿,军阵中的战马。比喻勇猛顽强。也比喻文字遒健、豪迈。唐·杜牧《李贺诗歌集序》:“~,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多用于人或文章方面。也作“阵马风樯”。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姓。

古同“讽”,讽刺。

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引申为帆船或帆:帆~林立。~倾楫摧。

军队作战时布置的局势:~线。~势。严~以待。 战场:~地。~亡。冲锋陷~。 量词,指事情或动作经过的段落:~发。~痛。下了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