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形容极快;刍:饲料;挽:拉车或船;粟:小米,泛指粮食。指迅速运送粮草。
东汉 班固《汉书 主父偃传》:“又使天下飞刍挽粟。”
迅速运送粮草,供应军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又使天下蜚刍挽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汉书.主父偃传》“又使天下飞刍挽粟”颜师古注:“运载刍槁令其疾至,故曰飞刍也。挽谓引车船也。”宋.文天祥《御试策一道》:“然飞刍挽粟,给饷馈粮,费于兵者几何?而琳宫梵宇,照耀湖山,土木之费则漏巵也。”清.顾炎武《答徐甥公肃书》:“鸡肋蚕丛,尚烦戎略;飞刍挽粟,岂顾民生。”亦作“飞蒭挽粟”。唐.林蕴《上安邑李相公安边书》:“朝廷既切念边军,不遑终夕,飞蒭挽粟,常恐后期。”亦作“飞刍挽粒”。《南齐书.徐孝嗣沈文季传论》:“金城布险,峻垒绵壃,飞刍挽粒,事难支继。”亦作“飞刍挽粮”。《明史.伍文定传》:“而文定决意进兵,一无顾惜。飞刍挽粮,糜数十万。”亦作“飞米转刍”。《新唐书.高昌传》:“今高昌诛灭,威动四夷,然自王师始征,河西供役,飞米转刍,十室九匮,五年未可复。” 并列 刍,喂牲口的草。运载粮草,令其迅速到达。《汉书·主父偃传》:“使天下~。”△多用于运粮方面。也作“飞刍挽粒”、“飞刍挽粮”、“飞刍转饷”。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极,特别地:刀子~快。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
拉,牵引:~弓。~留。 设法使局势好转或恢复原状:~救。力~狂澜。 追悼死人:~词。~联。~幛。 古同“晚”,后来的。 同“绾”。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子。沧海一~。 古代泛称谷类:重(zhòng )农贵~。 姓。
《唐韻》無遠切《集韻》武遠切,𠀤音晚。引也。 又挽歌。 《唐書·建寧王倓傳》李泌爲挽詞,追述倓志,命挽士唱。 《崔豹·古今注》薤露蒿里二章,李延年分爲二曲,薤露送王公貴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爲挽歌。 又《韻會》《正韻》𠀤無販切,音萬。 又《集韻》美辨切,音免。義𠀤同。◎按挽輓𠀤通。 《廣韻》無遠切《集韻》《韻會》武遠切,𠀤音挽。 《說文》引車也。 《周禮·春官·巾車》輦車組輓。 《左傳·襄十四年》或輓之,或推之。 《註》前牽曰輓,後送曰推。 又《韻會》《前漢·張良傳》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揚雄傳》婁敬委輅脫輓。𠀤音晚。或作挽。 又輓歌,喪車執紼者相和聲。 又《韻會》《正韻》𠀤無販切,音萬。義同。
『粟』《廣韻》相玉切《集韻》《韻會》須玉切《正韻》蘇玉切,𠀤音涑。 《說文》嘉穀實也。 《韻會小補》粟爲陸種之首,米之有甲者。 《書·禹貢》四百里粟。 《周禮·地官》旅師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閒粟。 《註》耡粟,民相助作,一井之中所出,九夫之稅粟也。屋粟,民有田不耕,所罰三夫之稅粟。閒粟,閒民無職事者所出,一夫之征粟。 《爾雅·釋草註》秫謂黏粟,與穀相似,米黏。北人用之釀酒,其莖稈似禾而粗大。 又地名。 《穀梁傳·文十年》及蘇子盟于女粟。 《前漢·地理志》左馮翊屬縣粟邑。 《註》莽曰粟城。 《水經注》睢水,又東逕粟縣。 又水名。 《水經注》居庸縣故城,魏上谷郡治,有粟水在焉。 又官名。 《史記·孝景紀》更命治粟內史爲大農。 又國名。 《北史·魏明帝紀》大延元年八月,粟特國遣使朝貢。 又姓。袁紹魏郡太守粟舉。 又沙謂之粟。 《山海經》柜山有英水,中多丹粟。 《註》細丹沙如粟也。 又《廣東新語》連山有八排猺,自稱猺丁,曰八百粟。 又叶思積切。 《韓愈·進學解》月費俸錢,歲靡廩粟。子不知耕,婦不知織。 本作𥻆。 《字彙補》古文粟字。註詳米部六畫。亦作〈卤下巛〉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