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囊酒甕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àn náng jiǔ wèng
成语注音 ㄈㄢˋ ㄋㄤˊ ㄐ一ㄡˇ ㄨㄥˋ
成语简拼 fnjw
常用程度 一般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成语示例


饭囊酒甕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宋 陆游《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诫兵》:“今世上大夫,但有读书,即称武夫儿,乃饭囊酒甕也。”


成语典故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今世上大夫,但有读书,即称武夫儿,乃饭囊酒甕也。”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煮熟的谷类食品:大米~。 泛指人每天定时分次吃的食物:早~。~菜。~馆。~量。酒囊~袋。 吃饭,或给人饭吃:“~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喂牲畜:~牛。

口袋:药~。探~取物。~空如洗。~括。 〔~生〕藏语,中国西藏农奴主家的奴隶。亦称“朗生”。 像口袋的东西:胆~。胶~。~肿。

〔~膪〕猪的乳部肥而松软的肉。 〔~揣〕a.虚弱,懦弱;b.同“囊膪”。

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白~。啤~。料~。鸡尾~。茅台~。~浆。

见“瓮”。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奴當切,音瀼。 《說文》橐也。从橐省,襄省聲。 《詩·大雅》于橐于囊。 《傳》小曰橐,大曰囊。 《集韻》一曰有底曰囊,無底曰橐。  又《史記·鼂錯傳》太子家號曰智囊。  又《宋玉·風賦》盛怒於土囊之口。 《註》土囊,大穴也。  又《莊子·在宥篇》乃始臠卷傖囊,而亂天下也。 《註》傖囊猶搶攘。  又姓。 《春秋·定四年》楚囊瓦出奔鄭。  又《正字通》六朝人作隱囊,柔軟可倚。 《王維詩》不學城東遊俠兒,隱囊紗帽坐彈碁。  又米囊,楊花別名,見容齋隨筆。  又《漢官儀》凡表章皆皁囊封事。  又《晉書·郭璞傳》郭公者精卜筮,出靑囊中書九卷授郭璞。  又地理書有靑囊經。

『酒』

《唐韻》子酉切,愀上聲。 《說文》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 《釋名》酒,酉也,釀之米麴,酉澤久而味美也。亦言踧也,能否皆彊相踧持飮之也。  又入口咽之,皆踧其面也。 《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淸酒。 《註》事酒,有事而飮也。昔酒,無事而飮也。淸酒,祭祀之酒。 《前漢·食貨志》酒,百藥之長。 《東方朔傳》銷憂者莫若酒。 《江純·酒誥》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成之帝女,一曰杜康。  又𤣥酒,明水也。 《禮·明堂位》夏后氏尚明水,殷尚醴,周尚酒。  又天酒,甘露也。 《瑞應圖》王者施德惠,則甘露降,一名天酒。  又官名。 《周禮·天官》酒正。 《註》酒官之長。 《又》女酒。 《註》女奴曉酒者。  又祭酒,尊稱之號。 《前漢·伍被傳》號爲劉氏祭酒。 《註》祭時惟尊長酹酒也。  又酒旗,星名。 《曹植·酒賦》仰漢旗之景曜,協嘉號於天辰。  又地名。 《左傳·莊二十二年》王與虢公酒泉之邑。 《註》邑在河南。  又《前漢·武帝紀》以其地爲武威酒泉郡。 《註》酒泉,今肅州。  又姓。明有酒好德。  又人名。 《史記·晉世家》靜公俱酒。  又《韻補》叶子小切,音剿。 《詩·鄭風》叔于狩,巷無飮酒。豈無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易林》白茅醴酒,靈巫拜禱。神嘻飮食,使人壽老。  又叶子與切,音苴。 《張超·誚靑衣賦》東向長跪,接狎歡酒。悉請諸靈,邪僻無主。

『甕』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烏貢切,同瓮。 《玉篇》甖也。 《韻會》沒甁也。 《易·井卦》井谷射鮒,甕敝漏。 《禮·檀弓》醯醢百甕。 《李斯上秦始皇書》夫擊甕扣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眞秦之聲也。  又《禮·儒行》蓬戸甕牖。 《疏》甕牖者,謂牖牕圓如甕口也。  又云:以敗甕口爲牖。 《莊子·讓王篇》桑以爲樞,而甕牖二室。 《註》屈桑條爲戸樞,破甕爲牖,各一室也。  又《莊子·人閒世》甕㼜大癭說齊桓公。 《註》甕㼜,大癭貌。  又《集韻》亦作罋。  又作𦉥。 《前漢·張騫傳》大宛國獻大鳥卵,如甕。 《註》一作𦉥。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容切,音雍。 《前漢·西域傳》烏弋國有大鳥卵,如甕。 《師古註》音平聲。  又《集韻》委勇切,音壅。  又於用切,壅去聲。義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