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浡牛溲


   见“马勃牛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ǎ bó niú sōu
成语注音 ㄇㄚˇ ㄅㄛˊ ㄋ一ㄡˊ ㄙㄡ
成语简拼 mbns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馬浡牛溲
成语英文 trivial but useful things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见“马勃牛溲”。


近义词



反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王世懋《艺圃撷馀》:“杜子美出,而百家稗官都作雅音,马浡牛溲咸成郁致,于是诗之变极矣。”


成语典故

见“牛溲马勃”。清·薛雪《一瓢诗话》174:“稗官野史,尽作雅音,~,尽收药笼。”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旺盛的样子:~然。 涌出:泉~。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黄。~角。 星名,二十八宿之:~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喻固执或骄傲:~气。 姓。

大小便,特指小便。 浸泡。 淘:~米。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浡』

《廣韻》《韻會》《正韻》蒲沒切《集韻》薄沒切,𠀤音孛。 《爾雅·釋詁》作也。 《孟子》則苗浡然興之矣。  又《博雅》盛也。 《左思·吳都賦》歊霧漨浡。  又浡潏,沸涌貌。 《木華·海賦》天綱浡潏。  又滂浡,憤鬱貌。 《馮衍·顯志賦》氣滂浡而雲披。  又《玉篇》渾也。  又海別名。與勃渤𠀤通。  又南浡里,海外國名,見《馬觀·瀛海勝覽》。

『牛』

《唐韻》語求切《集韻》魚尤切《韻會》疑尤切,𠀤𪙊平聲。 《說文》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尾之形。 《註》徐鍇曰:件,若言物一件二件也。封,高起也。 《玉篇》黃帝服牛乗馬。 《易·无妄》或繫之牛。  又《說卦》坤爲子母牛。 《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牛曰一元大武。  又《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氣。 《疏》月建丑,土能克水,故作土牛,以畢送寒氣也。  又樹化牛。 《玄中記》千年樹精,化爲靑牛。始皇伐大樹,有靑牛躍出入水。  又官名。 《周禮·地官》牛人,掌養國之公牛,以待國之政令。  又牽牛,宿名。 《爾雅·釋天》星紀,斗牽牛也。 《註》牽牛斗者,日月五星之所終始,故謂之星紀。  又天牛,蟲名。一曰天水牛。 《爾雅·釋蟲》蠰齧桑註似天牛。  又紫金牛,藥名。見《本草綱目》。  又姓。 《廣韻》微子裔,司𡨥牛父,子孫以王父字爲氏。 《風俗通》漢有牛崇。  又人名。 《史記·虞舜紀》瞽瞍父曰橋牛。  又叶音疑。 《詩·小雅》我任我輦,我車我牛。叶下哉。哉讀將黎反。

『溲』

《廣韻》疎有切《集韻》《韻會》《正韻》所九切,𠀤音醙。 《玉篇》與𣸈同,浸沃也。  又水調粉麵也。 《禮·內則》爲稻粉糔溲之,以爲酏。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疎鳩切,音搜。與叟同。叟叟,淅米聲。  又與醙同。 《儀禮·士虞禮》明齊溲酒。 《註》明齊,新水也。言以新水溲釀此酒也。  又溺謂之溲。 《後漢·張湛傳》遣矢溲便。  又泡溲,盛多貌。 《王褒·洞簫賦》泡溲汎𣶏。  又水名,在南陽。 《水經注》溲水,出湖陽北山。  又《集韻》蘇遭切,音騷。亦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