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远蹈


   举:起飞;蹈:踩上。指远离官场,隐居起来。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āo jǔ yuǎn dǎo
成语注音 ㄍㄠ ㄐㄨˇ ㄩㄢˇ ㄉㄠˇ
成语简拼 gjyd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高舉遠蹈
成语英文 seclude and avoid worldly care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举:起飞;蹈:踩上。指远离官场,隐居起来。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五柳先生上》:“唯其高举远蹈,不受世纷,而至于躬耕乞食,其忠义亦足见矣。”


成语典故

飞向高处,走向远方。谓隐居避世。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五柳先生上》:“唯其高举远蹈,不受世纷,而至于躬耕乞食,其忠义亦足见矣。”亦作“高举远去”。宋.苏舜钦《上范希文书》:“阁下居长安,统二于人,不能明白立功名,将高举远去以自异。”亦作“高蹈远举”。宋.王楙《野客丛书.穆生邹阳》:“穆生高蹈远举,意盖有在,逆知异日必不能免,非知几畴克尔哉!”《杨家府演义.怀玉举家上太行》:“今日茂死,罪人未获,杨府知陛下毕竟不肯干休,恐祸及于彼,是以高蹈远举,全身远害,飘然不恋爵禄,走上太行。”亦作“高蹈远引”。明.李贽《焚书.复焦弱侯》:“况乎以一时之喜怒,以一人之爱憎,而欲视天下高蹈远引之士,混俗和光之徒,皮毛臭秽之夫,如周丘其人者哉!” 并列 隐居避世。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五柳先生上》:“唯其~,不受世纷,而至于躬耕乞食,其忠义亦足见矣。”△用于描写隐居之语。指社会交往。也作“高举远去”、“高蹈远举”、“高蹈远引”。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峰。~空。~踞。~原。~耸。~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瞻远瞩。 高度:他身~一米八。 等级在上的:~级。~考。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质量。~消费。~价。~档。~手。~能物理。 声音响亮:引吭~歌。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就。~论。~寿。~堂。~徒。 热烈、盛大:~昂。兴~采烈。 显贵,道德水平高:崇~。清~。~风亮节。~尚。~雅。~洁。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祖。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 姓。

向上抬,向上托:~头。~手。~重。~棋不定。 动作行为:~止。轻而易~。 发起,兴办:~义。~办。创~。 提出:~要。~例。 推选,推荐:推~。荐~。 全:~国。~世。~家。 古代指科举取士:科~。~人。一~成名。 攻克:“一战而~鄢、郢”。

距离长,与“近”相对:~方。~道。~程。~景。~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见(远大的眼光)。~虑。~谋。~客。遥~。~走高飞。舍近就~。 时间长:~古。~祖。长~。永~。 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支。 深奥:言近旨~。 姓。

避开:近君子,~小人。

践踏,踩:~袭(走别人走过的老路,沿用前人旧例)。~节(信守节操)。~海(跳到海里自杀)。赴汤~火。循规~矩。 跳动:舞~。手舞足~。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高』

《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𠀤音羔。 《說文》崇也。象臺觀高之形。从冂口。與倉舍同意。 《易·繫辭》𤰞高以𨻰,貴賤位矣。 《註》高謂天體也。 《又》崇高莫大乎富貴。  又《史記·高祖紀註》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沛郡高縣。  又姓。 《史記·仲尼弟子傳》高柴。  又《集韻》《韻會》𠀤居号切,音誥。度高曰高。 《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 《釋文》高,古報反。  又如字。  又叶居侯切,音鉤。 《柳宗元·柳評事墓銘》柳侯之分,在北爲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又叶居何切。 《蘇黃門·嚴顏𥓓》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譌。嚴顏生平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 《韻會》俗作髙。

『蹈』

《唐韻》徒到切《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𠀤音導。 《說文》踐也。 《博雅》履也。 《釋名》道也。以足踐之,如道路也。 《禮·樂記》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左傳·哀二十一年》使我高蹈。 《註》高蹈,猶遠行也。  又與悼同。 《詩·小雅》上帝甚蹈。 《傳》動也。 《箋》蹈讀曰悼。 《釋文》蹈,鄭作悼。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