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深堑


   堑:壕沟。高高的城墙,深深的护城河。形容防卫坚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āo chéng shēn qiàn
成语注音 ㄍㄠ ㄔㄥˊ ㄕㄣ ㄑ一ㄢˋ
成语简拼 gcsq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堑:壕沟。高高的城墙,深深的护城河。形容防卫坚固。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孝文帝纪》:“令室家田作具以备之,以便为之,高城深堑,其外复为一城。”


成语典故

见“高城深池”。汉·荀悦《汉纪·孝文帝纪下》:“令室家田作具以备之,以便为之,~,其外复为一城。”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峰。~空。~踞。~原。~耸。~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瞻远瞩。 高度:他身~一米八。 等级在上的:~级。~考。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质量。~消费。~价。~档。~手。~能物理。 声音响亮:引吭~歌。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就。~论。~寿。~堂。~徒。 热烈、盛大:~昂。兴~采烈。 显贵,道德水平高:崇~。清~。~风亮节。~尚。~雅。~洁。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祖。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 姓。

围绕都市的高墙:~墙。~池。~圈。~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楼。~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垛。 都市:~市。~镇。~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邑。~乡。~建。

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与“浅”相对:~水。~山。~邃。~渊。~壑。~海。~耕。~呼吸。~藏若虚(把珍贵的东西深藏起来,好像没有一样,喻人有知识才能但不在人前表现)。~居简出。 从表面到底的距离:~度。~浅。。水~三尺。 久,时间长:~夜。~秋。年~日久。 程度高的:~思。~知。~交。~造。~谈。~省(xǐng )(深刻的警悟。亦作“深醒”)。~究。~奥。~切。~沉(a.形容程度深,如“暮色~~”;b.声音低沉,如“~~的哀鸣”;c.思想感情不外露,如“他为人~~,叫人难以捉摸”)。~谋远虑。 颜色浓:~色。~红。

防御用的壕沟,护城河:~壕。天~。 陷坑,亦喻挫折:吃一~,长一智。 挖掘:“环而~之,及泉”。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高』

《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𠀤音羔。 《說文》崇也。象臺觀高之形。从冂口。與倉舍同意。 《易·繫辭》𤰞高以𨻰,貴賤位矣。 《註》高謂天體也。 《又》崇高莫大乎富貴。  又《史記·高祖紀註》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沛郡高縣。  又姓。 《史記·仲尼弟子傳》高柴。  又《集韻》《韻會》𠀤居号切,音誥。度高曰高。 《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 《釋文》高,古報反。  又如字。  又叶居侯切,音鉤。 《柳宗元·柳評事墓銘》柳侯之分,在北爲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又叶居何切。 《蘇黃門·嚴顏𥓓》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譌。嚴顏生平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 《韻會》俗作髙。

『城』

《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𠀤音成。內曰城,外曰郭。 《釋名》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毀也。 《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 《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 《白虎通》天子曰崇城。 《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里長城。 《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城南爲南斗形,城北爲北斗形,因名斗城。  又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 《司馬法曰》攻城者,攻其所產。  又《唐·李肇·國史補》元日冬至,大朝會,百官已集,宰相後至,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 《王禹偁·待漏院記》北闕向曙,東方未明。相君啓行,煌煌火城。  又層城。 《淮南子·地形訓》掘崑崙墟以下地,中有層城九重。 《孫綽·天台賦》苟台嶺之可攀,亦何羨于層城。  又官名。 《左傳·文十六年》公子蕩爲司城。 《註》宋桓公,以武公諱,司空攺司城。  又宮名。 《前漢·班倢伃傳》倢伃居增城舍。  又山名。析城,在河東濩縣西。 《書·禹貢》底柱析城。  又赤城山,在會稽東南。 《孫綽·天台賦》赤城霞起以建標。  又墓地曰佳城。 《博物志》夏侯嬰死,送葬至東都門外,馬踣地悲鳴,掘之,得石槨,銘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  又姓。城渾。  又司城,複姓。  又叶辰羊切,音常。 《韓愈·贈張籍詩》我友東來說,我家免禍殃。乗船下汴水,東去趨彭城。

『深』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式針切,音𦸂。水名。 《說文》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  又邃也。 《增韻》深者,淺之對。 《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  又深微也。 《易·繫辭》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  又藏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  又衣名。 《禮·深衣疏》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  又州名。 《韻會》後漢博陸郡,隋置深州。 《廣輿記》今屬眞定府。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式禁切,音諗。度淺深曰深。 《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