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厚禄


   官职高;俸禄厚。现指地位高、待遇好。禄:俸禄;旧指官吏的薪金。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āo guān hòu lù
成语注音 ㄍㄠ ㄍㄨㄢ ㄏㄡˋ ㄌㄨˋ
成语正音 “禄”,不能读作“lǜ”。
成语简拼 gghl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高官厚祿
成语英文 high post with salaries to match(high position and large salary)
成语法文 fonction élevée,grassement rétribuée
成语俄文 высóкий сан и большóе жáлование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官职高;俸禄厚。现指地位高、待遇好。禄:俸禄;旧指官吏的薪金。



反义词



成语示例


假如有一等做官的,误国欺君,侵剥百姓,虽然高官厚禄,难道不是大盗。(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八)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孔丛子 公仪》:“今徒以高官厚禄钩饵君子,无信用之意。”


成语典故

官位高贵,俸禄优厚。《孔丛子.公仪》:“今徒以高官厚禄钓饵君子,无信用之意。”《魏书.韩麒麟传》:“而令凶徒奸党,迭相树置,高官厚禄,任情自取,非但臣等痛恨终身,抑为圣朝怀惭负愧。”宋.朱熹《庚子应诏封事》:“陛下亦闻其说之可喜,而未究其实,往往误加奖宠,畀以事权,是以比年以来,此辈类皆高官厚禄,志满气得。”亦作“高官重禄”。金.丘处机《满庭芳.述怀》词:“任使高官重禄,金鱼袋、肥马轻裘。”明.李贽《焚书.又与焦弱侯》:“今之患得患失,志于高官重禄,好田宅,美风水,以为子孙荫者,皆其托名于林汝宁,以为舍不得李卓老者也。”亦作“尊官厚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亦作“厚禄高官”。鲁迅《集外集.选本》:“有些清朝人却较为聪明,虽然辫发胡服,厚禄高官,他也一声不响,只在倩人写照的时候,在纸上改作斜领方巾,或芒鞋竹笠,聊过‘世说’式瘾罢了。”亦作“高位厚禄”。汉.无名氏《玄儒先生娄寿碑》:“郡县礼请,终不回顾,高位厚禄,固不动心。”宋.苏舜钦《答韩持国书》:“人生内有自得,外有所适,亦乐矣!何必高位厚禄,役人以自奉养,然后为乐。”亦作“高位重禄”。宋.苏轼《策略》之五:“是以去苛礼而务至诚,黜虚名而求实效,不爱高位重禄,以致山林之士而欲闻切直不隐之言者,凡皆以通上下之情也。” 并列 禄,俸禄。显要的官爵,丰厚的俸禄。语本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汉·孔鲋《孔丛子·公仪》:“今徒以~钓饵君子,无信用之意。”△描写贪婪殊求。→高爵丰禄 高爵厚禄 高爵重禄。也作“高官重禄”、“尊官厚禄”、“厚禄高官”。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峰。~空。~踞。~原。~耸。~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瞻远瞩。 高度:他身~一米八。 等级在上的:~级。~考。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质量。~消费。~价。~档。~手。~能物理。 声音响亮:引吭~歌。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就。~论。~寿。~堂。~徒。 热烈、盛大:~昂。兴~采烈。 显贵,道德水平高:崇~。清~。~风亮节。~尚。~雅。~洁。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祖。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 姓。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吏。~僚。~邸。~腔。~署。~厅。~爵。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办。~费。~方。~府。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器~。五~。~能。 姓。

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的距离:~度。~薄(厚度)。 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距离较大的,与“薄”相对:~纸。~重(zhòng )(a.又厚又重;b.丰厚;c.厚道而庄重)。 深,重(zhòng ),浓,多:~望。 不刻薄,待人好:~道(诚恳,宽容,“道”读轻声)。宽~。 重视,推崇:~此薄彼。 姓。

古代官吏的俸给:~米。~位(借指官职)。~蠹(指追求官禄的人)。~食。俸~。无功受~。 福:“儿已薄~相,幸复得此妇”。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高』

《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𠀤音羔。 《說文》崇也。象臺觀高之形。从冂口。與倉舍同意。 《易·繫辭》𤰞高以𨻰,貴賤位矣。 《註》高謂天體也。 《又》崇高莫大乎富貴。  又《史記·高祖紀註》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沛郡高縣。  又姓。 《史記·仲尼弟子傳》高柴。  又《集韻》《韻會》𠀤居号切,音誥。度高曰高。 《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 《釋文》高,古報反。  又如字。  又叶居侯切,音鉤。 《柳宗元·柳評事墓銘》柳侯之分,在北爲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又叶居何切。 《蘇黃門·嚴顏𥓓》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譌。嚴顏生平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 《韻會》俗作髙。

『官』

《唐韻》古丸切《集韻》《韻會》《正韻》沽歡切,𠀤音觀。 《說文》吏事君也。 《玉篇》宦也。 《論語·撰考》黃帝受地形,象天文,以制官。 《周禮·天官疏》上古以雲鳥紀官,六官之號見於唐虞,堯育重黎之後,羲氏和氏之子,使掌舊職天地之官。其時官名,蓋曰稷曰司徒,是天官稷也,地官司徒也。  又分命仲叔,使掌四時之官,春爲秩宗,夏爲司馬,秋爲士,冬爲共工。共工,冬官也。合稷與司徒,是六官之名見也。夏之官百有二十,公卿大夫元士,具列其數,殷之官二百四十,至周三百六十而大備,故曰設官分職,以爲民極。  又《增韻》職也,使也,公也。 《書·咸有一德》任官惟賢材。 《禮·王制》論定然後官之。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六命賜官。 《註》謂自置其臣屬,治家邑也。  又朝廷治事處曰官。 《禮·玉藻》在官不俟屨。 《註》趨君命也。 《前漢·賈誼傳》學者所學之官也。  又事也。 《禮·樂記》禮樂明備,天地官矣。 《疏》官猶事也,謂各得其事也。  又身有五官。 《孟子》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 《又》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  又姓。  又複姓。三氏,晉王官氏,魯亓官氏,楚上官氏。  又與管通,宋元邊徼所司曰掌管,今爲土司長官。  又叶古元切,音涓。 《崔駰·大理箴》嗟兹大理,愼於爾官。賞不可不思,斷不可不虔。 《說文》从宀从㠯。㠯猶衆也,與師同意。

『厚』

《唐韻》《正韻》胡口切《集韻》《韻會》很口切,𠀤𠋫上聲。 《說文》山陵之厚也。 《玉篇》不薄也,重也。 《易廣》博厚配天地。  又《戰國策》非能厚勝之也。 《註》厚,猶大也。  又《增韻》醲也。  又《廣韻》姓也。出《姓苑》。  又諡法,思慮不爽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