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散乱,双脚赤裸。形容人衣冠不整之貌。 明 无名氏 《下西洋》第二折:“人执标枪气势犇,髼头赤脚布袍宽。若还赢了都欢喜,若是输了都往水里钻。”
头发散乱,双脚赤裸。形容人衣冠不整之貌。 明 无名氏 《下西洋》第二折:“人执标枪气势犇,髼头赤脚布袍宽。若还赢了都欢喜,若是输了都往水里钻。”
〔~鬆(sōng)〕(头发)蓬松,如“怕寒懒剔~~发。”
人身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身體的最前的部分:~骨。~腦。~臉(❶頭和臉;❷指面貌;❸指面子,體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氣概或才華)。 指頭髮或所留頭髮的樣式:留~。剃~。 物體的頂端:山~。筆~。兩~尖。 指事情的起點或端緒:從~兒說起。~緒。 物體的殘餘部分:布~兒。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 首領:~子。~目。 方面:他們是一~的。 臨,接近:~睡覺先洗臉。 量詞,多指牲畜:一~牛。 表示約計、不定數量的詞:三~五百。 (tou)名詞尾碼(❶接於名詞詞根,如“木~”。❷接於動詞詞根,如“念~”。❸接於形容詞詞根,如“甜~兒”)。 (tou)方位詞尾碼(如“上~”。“裏~”。“後~”。)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血。~字。 真诚,忠诚:~诚(极其真诚)。~忱。~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胆忠心。 空无所有:~手空拳。~地千里。 裸露:~脚(光脚)。
《廣韻》薄紅切《集韻》《韻會》蒲蒙切《正韻》蒲紅切,𠀤音蓬。髼䯳,髮亂貌。或作鬔。
『頭』《唐韻》度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徒侯切,𠀤音投。 《說文》首也。 《禮·玉藻》頭容直。 《釋名》頭,獨也,於體高而獨也。 又古者謂一人爲一頭。 《春秋元命苞》十紀,其一曰九頭紀,卽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 又《儀禮·士相見禮》贄,冬用雉,夏用腒,左頭奉之。 《註》頭,陽也。 《疏》執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殺之。雖死猶尚左,以從陽也。 又人名。 《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 《註》豎,小吏,名頭須。 又藥名。 《本草綱目》百頭,貫衆也。一名鴟頭。 《陶弘景曰》葉似大蕨,毛芒似老鴟頭。 又《唐韻》《正韻》古音徒。 《古詩》東方千餘騎,夫壻居上頭。何用識夫壻,白馬從驪駒。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上紀開闢,邃古之初。五龍比翼,人皇九頭。 又與兜通。 《山海經》讙頭國。 《註》讙兜,堯臣,有罪投南海而死,帝憐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 《博物志》作讙兜國。
『赤』《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昌石切,音尺。 《說文》南方色也。 《玉篇》朱色也。 《易·說卦》乾爲大赤。 《疏》取其盛陽之色也。 《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 《疏》天子社廣五丈,東方靑,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黃土。 《禮·曲禮》周人尚赤。 《註》以建子之月爲正,物萌色赤。 又《書·康誥》若保赤子。 《疏》子生而赤色,故言赤子。 又《前漢·五行志》赤地千里。 《註》空盡無物曰赤。 又《韻會》裸裎曰赤體,見肉色也。 又《史記·孟子列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 又《韻會》赤縣,謂畿縣也。 《晉書·成公綏傳》赤縣據於辰巳。 又水名。 《莊子·天地篇》黃帝遊乎赤水之北。 《博雅》崑崙虛,赤水出其東南陬。 又六赤。 《正字通》今骰子別名。 《李洞·贈李郞中詩》微黃喜兆莊周夢,六赤重新擲印成。 又姓。 《呂氏春秋》赤冀作臼。 《列仙傳》赤斧,巴人。 又《集韻》七迹切,音戚。 《周禮·秋官》赤犮氏。 《註》赤犮,猶言捇拔也。 《疏》捇拔,除去之也。 又《韻補》叶敕略切。 《郭璞·猙贊》章義之山,奇怪所宅。有獸似豹,厥色惟赤。宅,徒洛切。 《說文》作𤆍。
『脚』《廣韻》居勺切《集韻》訖約切,𠀤音蹻。 《說文》脛也。 《釋名》脚,却也。以其坐時却在後也。 《詩·小雅·旣微且尰釋文》尰,脚脛也。 《山海經》長股之國,在雄常北,被髮。一曰長脚。 《唐韻》居勺切《集韻》《韻會》訖約切,𠀤音蹻。 《說文》脛也。或作脚。 《釋名》却也。以其坐時卻在後也。 《荀子·正論篇》詈侮捽搏,捶笞臏腳。 又以足蹂物曰腳。 《司馬相如·子虛賦》射麋腳麟。 《註》郭璞曰:腳掎足。 《文選·李善註》腳,謂持其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