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哭神号


   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uǐ kū shén hào
成语注音 ㄍㄨㄟˇ ㄎㄨ ㄕㄣˊ ㄏㄠˋ
成语简拼 gksh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鬼哭神號
成语英文 set up terrifying cries and howls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反义词



成语示例


那浪掀天括地,鬼哭神号,惊怕杀人。《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元·杨暹《西游记》第三本第九出:“则听得鬼哭神号,休猜做三唱《阳关》出霸桥。”


成语典故

神鬼俱哭。形容哭声凄厉,气象阴森恐怖。《水浒传》八九回:“是夜雷车火起,空中霹雳交加,端的是杀得星移斗转,日月无光,鬼哭神号,人兵撩乱。”清.李玉《一捧雪.代戮》:“看云寒日惨,鬼哭神号。”《痛史》一三回:“你看前两天那种搜索的样子,只就我们歇宿的那一家客寓,已经是闹得鸡飞狗走,鬼哭神号。”亦作“鬼哭神嚎”。《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只听得一阵风过处,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见五指。”《野叟曝言》六六回:“登时满街市中雪片逃跑,俱说倭子杀来。愚民不知,竟有携妻挈子,出城逃避的。到得官府知道,闭城禁约,便纷纷的跳城头,钻水关,跌死溺死,不知其数,鬼哭神嚎,满城雪乱。”亦作“神嚎鬼哭”。元.无名氏《马陵道》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雾惨云昏,白日为幽。”亦作“神号鬼哭”。元.无名氏《盆儿鬼》二折:“我在这瓦窑居住,做些本分生涯,何曾明火执仗,无非赤手求财。有何神号鬼哭,怕甚上命官差。”《水浒传》六六回:“此时北京城内百姓黎民,一个个鼠窜狼奔,一家家神号鬼哭。” 并列 形容大声哭叫,声音恐怖悲惨。也形容声音大且杂乱,令人感到惊恐。元·杨暹《西游记·三本·九出》:“则听得~,休猜做三唱《阳关》出霸桥。”蔡东藩《前汉演义》卷31:“耳边又听得凄风飒飒,觱栗呜呜,俄而车驰马骤,俄而~,种种声浪,增人烦闷。”△贬义。用于描写恐怖。→呼天抢地 ?引吭高歌。 也作“鬼哭神嚎”、“鬼哭狼嚎”、“鬼哭狼号”、“狼号鬼哭”、“狼嗥鬼叫”。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魂。~魅。~蜮(①鬼怪;②阴险害人的)。 阴险,不光明:~话。~黠。~胎。 对人的蔑称或憎称:酒~。烟~。~子。吝啬~。 恶劣,糟糕(限做定语):~天气。 机灵,敏慧(多指小孩子):~精灵。 表示爱昵的称呼:小~。机灵~。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因痛苦或悲哀而流泪发声:~喊。~泣。~诉。~腔。啼~。长歌当~。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仙。~怪。~主。~社。~农。~甫。~权。鬼使~差。 不可思议的,特别希奇的:~秘。~奇。~异。~话。~机妙算。 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勇。~医。~通。~圣。~速。 心思,心力,注意力:劳~。凝~。~魂颠倒。 表情:~色。~采。~姿。~志。 精神:~清气爽。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鬼』

《唐韻》《集韻》《韻會》𠀤居偉切,音詭。 《說文》人所歸爲鬼。从人,象鬼頭。鬼隂气賊害,从厶。 《爾雅·釋訓》鬼之爲言歸也。 《詩·小雅》爲鬼爲蜮。 《禮·禮運》列於鬼神。 《註》鬼者精魂所歸。 《列子·天瑞篇》精神離形。各歸其眞,故謂之鬼。鬼,歸也。歸其眞宅。  又《易·旣濟》高宗伐鬼方。 《詩·大雅》覃及鬼方。 《傳》鬼方,遠方也。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輿鬼鬼祠事,中白者爲質。 《註》輿鬼,五星,其中白者爲質。  又姓。 《前漢·郊祀志》黃帝得寶鼎,冕侯問於鬼臾區。 《註》黃帝臣也。  又國名。 《山海經》鬼國在負二之尸北。  又烏鬼。 《杜甫·遣悶詩》家家養烏鬼。 《漫叟詩話》川人家家養猪,每呼猪作烏鬼聲,故謂之烏鬼。 《夢溪筆談》夔州圖經稱,峽中人皆養鸕鷀,以繩繫頸使捕魚,得則倒提出之,謂之烏鬼。 《元微之江陵詩》病賽烏稱鬼。 《自註》南人染病,競賽烏鬼。  又《揚子·方言》虔儇,慧也。自關而東趙魏之閒謂之黠。或謂之鬼。

『哭』

《廣韻》《集韻》《韻會》𠀤空谷切,音㲄。 《說文》哀聲也。从吅,獄省聲。 《徐鍇曰》哭聲繁,故从二口。大聲曰哭,細聲有涕曰泣。 《玉篇》哀之發聲。 《禮·檀弓》歌于斯,哭于斯。

『神』

《唐韻》食鄰切《集韻》《韻會》乗人切,𠀤音晨。 《說文》天神,引出萬物者也。 《徐曰》申卽引也,天主降氣,以感萬物,故言引出萬物。  又《皇極經世》天之神棲乎日,人之神棲乎目。  又神明。 《書·大禹謨》乃聖乃神。 《孔傳》聖無所不通,神妙無方。 《易·繫辭》隂陽不測之謂神。 《王弼云》神也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爲言,不可以形詰。 《孟子》聖而不可知之謂神。  又鬼神。陽魂爲神,隂魄爲鬼。氣之伸者爲神,屈者爲鬼。  又諡法。 《史記》民無能名曰神。  又姓。漢騎都尉神矅。  又升人切,音伸。 《張衡·東京賦》神荼副焉。 《註》海中神名。神,音伸。荼,音舒。  又叶時連切,音禪。 《焦仲卿詩》念與世閒辭,千萬不復全。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 《班固·答賓戲》言通帝王,謀合聖神,殷說夢發於傅巖,周望兆動於渭濱。 《註》神,叶時連切。濱,叶𤰞眠切。○按:顧炎武《金石文字記》曰神,古𥓓多作𥛠,下从旦。《禮·郊特牲》所以交於旦明之義。鄭康成云:旦當爲神,篆字之譌。《莊子》有旦宅而無情死,亦讀爲神。蓋昔之傳書者遺其上半,因譌爲旦耳。此說甚是,非旦可作神也。

『号』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同號。詳虍部號字註。 《唐韻》《正韻》胡刀切《集韻》乎刀切,𠀤音豪。大呼也。 《詩·大雅》式號式呼。 《小雅》載號載呶。 《傳》號呶,號呼讙呶也。  又哭也。 《易·同人》先號咷而後笑。 《周語》夫婦哀其夜號也。而取之以逃于褒。  又雞鳴也。 《晉書·律歷志》雞始三號。  又《廣韻》胡到切,音号。名號也。 《公羊疏》春秋貴賤不嫌同號。 《註》通同號稱也。 《白虎通》春秋傳曰:王者受命于王,必擇天下之美號,以爲號也。 《周禮·春官·大祝》掌辨六號。 《註》號謂尊其名,更爲美稱。  又《夏官·大司馬》家以號名。 《註》鄕遂之屬謂之名,家之屬謂之號。  又《冢人》詔其號。 《註》謂諡號。  又號令也。 《易·渙卦》渙汗其大號。  又號召也。 《齊語》使周游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土。  又叶胡溝切。 《皮日休·悼賈文》臨汨羅之漾漾兮,想懷沙之幽憂。森樛羅以蓊鬰兮,時逬狖以相號。 《集韻》本作号,又作唬。 毛氏曰:从口从丂,丂音考,俗从号,非。  又作號,𠀤俗字。號字从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