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勃扫门


   西汉 魏勃 少时,欲求见 齐 相 曹参 ,而家贫无以自通,于是常在 齐 相舍人门外扫地,终于得要舍人的通报。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后因以“魏勃扫门”为典实。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魏勃 扫门, 潘岳 望尘。”亦作“ 魏公扫 ”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wèi bó sǎo mén
成语简拼 wbsm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西汉 魏勃 少时,欲求见 齐 相 曹参 ,而家贫无以自通,于是常在 齐 相舍人门外扫地,终于得要舍人的通报。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后因以“魏勃扫门”为典实。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魏勃 扫门, 潘岳 望尘。”亦作“ 魏公扫 ”


出处典源

成语典故

源见“相门洒扫”。指汉 魏勃为相门洒扫干谒求官之事。借指求谒权贵。唐 李瀚《蒙求》:“魏勃扫门,潘岳望尘。”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古代宫门上的楼台:~阙(古代宫门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阙,因下边两旁有悬布法令的地方,所以亦用来代指朝廷)。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之一。 中国历史上的北朝之一:北~。~碑(北朝碑刻的统称)。 姓。

突然,忽然:~然(①突然,如“~~大怒”;②兴起的样子,如“~~作色”)。 变色的样子:~腾腾(怒气上冲的样子)。 旺盛,兴起:~起。~发。~蓬。

同“悖”,违背事理,惑乱糊涂。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 途径,诀窍:~径。~道儿。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 量词:一~大炮。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魏』

《廣韻》魚貴切《集韻》《韻會》虞貴切,𠀤音僞。 《說文》本作巍。高也。从嵬委聲。 《註》徐鉉曰:今人省山,以爲魏國之魏。 《詩·魏風譜》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也。在禹貢,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焉。  又《周禮·天官·大宰》乃縣治象之法于象魏。 《註》象魏,闕也。  又姓。 《廣韻》本自周武王母弟,受封于畢,至畢萬仕晉封魏城,後因氏焉。  又《集韻》語韋切,音巍。 《莊子·知北遊》魏魏乎其終則復始也。  又《揚子·方言》魏,細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閒,凡細而有容謂之魏。 《註》魏魏,小成貌。  又《集韻》《正韻》𠀤吾回切,音嵬。義同。

『勃』

《唐韻》《韻會》《正韻》蒲沒切《集韻》薄沒切,𠀤音孛。 《說文》排也。从力,孛聲。 《徐曰》勃然興起,有所排擠也。  又《玉篇》卒也。 《韻會》勃卒,旋放之貌。  又變色貌。 《論語》色勃如也。  又姓。 《韻會》梁武帝攺豫章王姓勃氏。  又通作渤。 《前漢·地理志》薊南通齊趙勃碣之閒。 《註》師古曰:勃,勃海也。  又《韻補》叶皮列切,便入聲。 《蘇轍·滕王閣詩》餘思屬江湖,登臨寄遺堞。驕王應笑滕,狂客亦矜勃。 《註》王勃,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