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书雁信


   见“鱼书雁帖”。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ú shū yàn xìn
成语注音 ㄩˊ ㄕㄨ 一ㄢˋ ㄒ一ㄣˋ
成语简拼 ysyx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魚書雁信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见“鱼书雁帖”。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雍熙乐府·古调石榴花·闺思》:“总是伤情别离,则这鱼书雁信,冷清清杳无踪迹。”


成语典故

同“鱼书雁帖”。《雍熙乐府.古调石榴花.闺思》:“总是伤情别离,则这鱼书雁信,冷清清杳无踪迹。” 见“鱼书雁帖”。《雍熙乐府·古调石榴花·闺思》:“总是伤情别离,则这~,冷清清杳无踪迹。”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群居水边,飞时排列成行:~行(háng )。~序。~阵(雁行整齐,如同军队布阵)。~过拔毛(喻为牟利不放过任何机会)。

诚实,不欺骗:~用。~守。~物。~货。~誓旦旦。 不怀疑,认为可靠:~任。~托。~心。~念。 崇奉:~仰。~徒。 消息:~息。杳无音~。 函件:~件。~笺。~鸽。~访。 随便,放任:~手(随手)。~步(随意走动,散步)。~笔。~意。 同“芯”。 姓。

同“伸”,舒展开。 同“伸”,表白。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雁』

《唐韻》五宴切《集韻》魚㵎切,𠀤音贗。 《說文》鳥也。从隹从人厂聲。讀若鴈。 《註》徐鉉曰:雁,知時鳥。大夫以爲摯,昏禮用之,故从人。 《爾雅·釋鳥》鳧雁醜。 《詩·邶風》雝雝鳴雁。餘詳鳥部鴈字註。

『信』

《唐韻》息晉切《集韻》《正韻》思晉切,𠀤音訊。愨也,不疑也,不差爽也。 《易·繫辭》人之所助者,信也。 《左傳·僖七年》守命共時之謂信。  又《爾雅·釋地》大蒙之人信。 《註》地氣使然也。  又《左傳·莊三年》一宿爲舍,再宿爲信。 《詩·豳風》于女信處。  又《周頌》有客信信。 《註》四宿也。  又符契曰信。 《前漢·平帝紀》漢律,諸乗傳者持尺五木轉信。 《註》兩行書繒帛,分持其一。出入關,合之乃得過。或用木爲之。 《後漢·竇武傳》取棨信閉諸禁門。 《註》棨,有衣戟也。  又古人謂使者曰信。與訊通。 《史記·韓世家》𨻰軫說楚王,發信臣,多其車,重其幣。 《司馬相如·諭巴蜀檄》故遣信,使曉諭百姓。  又州名。唐置信州,卽今廣信府。  又姓。信陵君無忌之後。  又複姓。 《何氏姓苑》有信都,信平二氏。  又《集韻》《正韻》𠀤升人切。與申同。 《易·繫辭》往者,屈也。來者,信也。 《詩·邶風》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又同身。 《周禮·春官》侯執信圭,伯執躬圭。 《註》信圭,刻人形伸也。躬圭,刻人形屈也。  又叶斯鄰切,音新。 《詩·小雅》庶民弗信。叶上親。◎按《正韻》云:韓王信本與淮隂侯同名,嫌誤讀作新。今《敘傳》韓信音新,是信本有平、去兩音,其讀平者亦音,而非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