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灵光殿


   ①汉代著名宫殿名。在曲阜(今山东曲阜)。②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ǔ líng guāng diàn
成语注音 ㄌㄨˇ ㄌ一ㄥˊ ㄍㄨㄤ ㄉ一ㄢˋ
成语简拼 llgd
常用程度 一般
成语繁体 魯靈光殿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①汉代著名宫殿名。在曲阜(今山东曲阜)。②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序:“鲁灵光殿者,盖景帝程姬之子恭王余之所立也。……”


成语典故

汉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序:“鲁 灵光殿者,盖景帝 程姬之子恭王 馀之所立也……遭汉中微,盗贼奔突,自西京 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后因以“鲁灵光殿”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明 王思任《留别山僧》诗序:“诸僧旧俱已隔世,无复存者,独幻林上人如鲁 灵光殿也。”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阳~。月~。火~。~华(明亮的光辉)。 荣誉:~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顾。~复。 使显赫:~大。~宗耀祖。 景物:春~明媚。 光滑:~滑。~洁。~泽。 完了,一点不剩:杀~烧~。吃~用~。 露着:~膀子。 单,只:~剩下一口气。 姓。

高大的房屋,特指帝王所居和朝会的地方,或供奉神佛的地方:宫~。宝~。金銮~。~堂。~阁。~上虎(喻敢谏之臣)。~试。 〔~下〕对亲王或太子的敬称。 在最后:~后。~军。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灵』

《廣韻》郞丁切,音靈。 《字類》小熱貌。  又《正字通》俗靈字。 《唐韻》《集韻》《韻會》𠀤郞丁切,音鈴。 《玉篇》神靈也。 《大戴禮》陽之精氣曰神,隂之精氣曰靈。 《書·泰誓》惟人萬物之靈。 《傳》靈,神也。 《詩·大雅》以赫厥靈。  又《大雅·靈臺傳》神之精明者稱靈。  又《詩·鄘風》靈雨旣零。 《箋》靈,善也。  又《廣韻》福也。  又《廣韻》巫也。 《楚辭·九歌》思靈保兮賢姱。  又靈氛,古之善占者。 《屈原·離騷》欲從靈氛之吉占兮。  又《周禮·地官·鼓人》以靈鼓鼓社祭。 《註》靈鼓,六面鼓也。  又《禮·檀弓》塗車芻靈。 《註》芻靈,束茅爲人。  又《左傳·定九年》載蔥靈。 《註》蔥靈,輺車名。  又《楚辭·天問》曜靈安臧。 《註》曜靈,日也。  又《揚雄·羽獵賦》上獵三靈之旒。 《註》如淳曰:三靈,日月星垂象之應也。  又《廣韻》寵也。  又《禮·禮運》何謂四靈,麟鳳龜龍。 《爾雅·釋魚》二曰靈龜。 《註》卽今觜蠵龜。一名靈蠵,能鳴。 《史記·龜筴傳》下有伏靈,上有兔絲。  又《諡法》亂而不損曰靈,不勤成名曰靈,死而志成曰靈,死見神能曰靈,好祭鬼怪曰靈,極知鬼神曰靈。  又州名。 《史記·匈奴傳》丁靈。 《註》魏略云:丁靈,在康居北。 《後漢·西羌傳》擊零昌於靈州。 《韻會》魏武置靈州,取靈武縣名。  又姓。 《廣韻》風俗通云:齊靈公之後。或云宋公子靈圉龜之後。  又叶靈年切,音連。 《道藏歌》冥化自有數,我眞法自然。妙曲發空洞,宮商結仙靈。 《說文》本作𤫊。

『光』

《唐韻》古黃切《集韻》《韻會》《正韻》姑黃切,𠀤廣平聲。 《說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 《徐曰》光明意也。 《易·需卦》有孚光亨。 《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 《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  又《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  又諡法,能紹前業曰光。  又姓。 《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  又《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䊯。

『殿』

《唐韻》《集韻》《韻會》堂練切《正韻》蕩練切,𠀤音電。堂高大者。 《初學記》《倉頡篇》殿,大堂也。商周以前,其名不載。按《史記·秦始皇本紀》始作前殿。《漢書》則有甘泉、函德、鳳凰、明光、臯門、麒麟、白虎、金華諸殿。歷代殿名或沿或革,惟魏之太極,自晉以降,正殿皆名之。 《摯虞·決疑要註》其制有陛,右墄左平。平以文塼相亞次,墄者爲階級也。九錫之禮,納陛以登,謂受此陛以上殿。顏師古曰:古者屋高嚴。皆名爲殿,不必宮中。 《前漢·黃霸傳》令郡國上計吏條對,有舉孝子者先上殿。 《註》殿,丞相所坐屋也。今唯天子宸居稱殿。  又重殿。謂有前後殿,天子之制也。 《前漢·佞幸傳》重殿洞門,皆言其僭。  又休息閑宴之殿曰便殿。 《師古·漢書註》凡言便殿、便室、便坐者,皆非正大之處,所以就便安也。  又飛行殿,輦名。 《王嘉·拾遺記》漢成帝好夕出遊,造飛行殿,方一丈,如今之輦,選羽林士負之以趨,帝於輦上,聞其中若風雷聲,名曰雲雷宮。  又殿下,次於陛下之稱。 《葉適·石林燕語》制獨天子稱陛下,殿下則諸侯皆得通稱。至唐初制令,惟皇太子皇后,百官上疏稱殿下,至今循用之。  又《廣韻》都甸切《集韻》《韻會》《正韻》丁練切,𠀤音唸。軍前曰啓,後曰殿。 《左傳·襄二十六年》析公奔晉,晉人寘諸戎車之殿,以爲謀主。  又軍敗後奔曰殿。 《左傳·宣十二年》晉隨季殿其卒而退。  又上功曰最,下功曰殿,戰功曰多。見《史記·絳侯世家註》。  又《前漢·宣帝紀》丞相御史課殿最之閒。 《註》師古曰:殿課居後也,最課居先也。 《春秋·繁露》考試之法,九分,三三列之,一爲最,五爲中,九爲殿。  又鎭也,定也。 《詩·小雅》殿天子之邦。 《毛傳》殿,鎭也。正義曰:軍行在後曰殿,取其鎭重之義。 《左傳·成二年》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又《爾雅·釋訓》殿㕧,呻也。 《註》呻吟之聲。 《詩·小雅》民之方殿屎。 《說文》作唸。 《集韻》或作〈𣪫下心〉、𣣈。 《說文》本作𣪍,擊聲。○按殿擊本作𣪍,堂殿本作𡱂。今相沿已久,不能復正,附記於此。殿㕧的㕧字原从口从屎作。殿㕧或作殿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