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惊兽骇


   形容成群的人象受尽的鸟兽一样逃散。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niǎo jīng shòu hài
成语简拼 njsh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成群的人象受尽的鸟兽一样逃散。


成语示例


练勇的队伍崩溃了,好像~,拼命逃窜,有的人连手中的兵器也抛掉了。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三章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志·谯周传》:“当秦罢候置守之后,民疲秦役,天下土崩;或岁改主,或月易公,鸟惊兽骇,莫知所从,于是豪强并争,虎裂狼分,疾搏者获多,迟后者见吞。”


成语典故

《三国志?蜀志·谯周传》:“当秦罢候置守之后,民疲秦役,天下土崩;或岁改主,或月易公,鸟惊兽骇,莫知所从,于是豪强并争,虎裂狼分,疾搏者获多,迟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惊惧:~叹(惊叹)。~惧。~然。~人听闻。惊涛~浪。 惊起,散。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惊』

《集韻》呂張切,音良。悲也。  又《集韻》力讓切,音諒。義同。或作悢𢝋。 《唐韻》《集韻》舉卿切《正韻》居卿切,𠀤音京。 《說文》馬駭也。 《玉篇》駭也。 《易·震卦》震驚百里。 《詩·大雅》震驚徐方。 《老子·道德經》得之若寵,失之若辱,是謂寵辱若驚。  又叶居陽切,音姜。 《張籍·祭韓愈詩》月中登高灘,星漢交垂芒。釣車擲長綫,有獲齊驩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