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豚同社


   比喻同乡人畅叙久别后的情怀。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ī tún tóng shè
成语简拼 jtts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同乡人畅叙久别后的情怀。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韩愈《南溪始泛》:“愿为同社人,鸡豚燕春秋。”


成语典故

唐·韩愈《南溪始泛》:“愿为同社人,鸡豚燕春秋。”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鼠〕哺乳动物,亦称“荷兰猪”、“天竺鼠”。 小猪,亦泛指猪:~肩。~蹄。~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情~手足。 共,在一起(从事):共~。~学。~步。殊途~归。~舟共济。 和,跟:~流合污。 姓。

〔胡~〕见“胡”。

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春~。秋~。~日。~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用以借指国家)。 团体或机构:报~。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豚』

《唐韻》徒䰟切《集韻》《韻會》徒渾切《正韻》徒孫切,𠀤音屯。 《說文》小豕也。 《小爾雅》豬子曰豚。 《易·中孚》豚魚吉。 《孔疏》豚,獸之微賤者。 《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豚曰腯肥。 《周禮·天官·庖人》春行羔豚,膳膏香。  又地名。 《左傳·定六年》公侵鄭,往不假道于衞。及還,陽虎使季、孟舍于豚澤,衞侯使彌子瑕追之。  又水名。 《字彙補》豚水,在牂柯郡。  又姓。 《印藪》有豚少公,漢人。  又河豚,魚名。與魨同。 《博雅》鯸䱌,魨也。背靑,腹白,觸物卽怒,其肝殺人。 《註》正今人名爲河豚者也。  又《廣韻》或作㹠。 《莊子·德充符》適見㹠子食于其死母者。 《晉書·謝混傳》每得一㹠,以爲珍膳。 《音義》㹠,卽豚字。  又《集韻》通作肫。 《晉書·王濟傳》蒸肫甚美。  又書作𧱸。 《石鼓文》射其𧱸蜀。 《釋文》作豚。  又書作𦚌。 《石鼓文》又體如𦚌。 《釋文》作豚。  又《集韻》杜本切《正韻》徒本切,𠀤屯上聲。行曳踵也。 《禮·玉藻》圈豚行不舉足。 《註》豚性散,圈之則聚而回旋于其中。圈、豚𠀤上聲。  又《集韻》或作腯。 《禮·曲禮》豚曰腯肥。 《釋文》腯亦作豚。  又《韻會小補》徒困切,屯去聲。義同。  又《字彙補》都昆切,音墩。土豚,土墩也。 《魏志·蔣濟傳》豫作土豚,遏絕湖水。  又叶徒丁切,音庭。 《李尤·席銘》施席接賔,士無過賢。値時所有,何必羊豚。賢音𠛬。 《說文》从彖省,象形。从又持肉,以給祠祀。篆文从肉豕作豚。 《玉篇》作𧱔。 《類篇》作𦜼。 《集韻》作𠭣。亦作腞。或作豘、𨔵。

『社』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常者切,闍上聲。土地神主也。 《禮·祭義》建國之神位,右社稷而左宗廟。 《詩·小雅》以社以方。 《疏》社,五土之神,能生萬物者,以古之有大功者配之。共工氏有子句龍爲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爲社。后土,土官之名,故世人謂社爲后土。杜預曰:在家則主中霤,在野則爲社。 《白虎通》人非土不立,封土立社,示有土也。 《禮·祭法》王爲羣姓立社曰大社,王自爲立社曰王社,諸侯爲百姓立社曰國社,諸侯自爲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羣立社曰置社。  又《郊特牲》社祭土,而主隂氣也。天子大社,必受霜露風雨,以達天地之氣也。○按:社爲地祭,但祭有二祭法,大社卽《郊特牲》所云受霜露風雨,以達天地之氣者,曰方丘,亦曰太折。夏日至,地示之祭,於此行焉,此北郊之社與郊對舉者也。  又王社,《載芟》詩序所謂春籍田而祈社稷,《良耜》詩序所謂秋報社稷者,於此行焉,祭土穀之神,而以句龍后稷配,此庫門內右之社,不與郊𠀤稱者也。蓋大社以祭率土之地示,王社以祭畿內之土穀,均名爲社,而大小則不同耳。  又私社。 《前漢·五行志》建昭五年,兗州刺吏浩賞,禁民私所自立社。 《臣瓚註》舊制二十五家爲一社,而民或十家五家共爲田社,是私社也。  又書社。 《史記·孔子世家》楚昭王將以書社地封孔子。 《註》二十五家爲里,里各立社。書社者,書其社之人名於籍。  又社日。 《月令廣義》立春後五戊爲春社,立秋後五戊爲秋社。  又後世賓朋會聚曰結社。 《事文類聚》遠公結白蓮社,以書招淵明。  又謝靈運求入淨社,遠師以心雜止之。  又江淮謂母爲社。 《淮南子·說山訓》社何愛速死,吾必悲哭社。  又複姓。 《風俗通》齊昌徙居社南,因以爲氏。 《何氏姓苑》有社北氏。  又叶他魯切,音土。 《前漢·敘傳》布歷燕齊,叔亦相魯。民思其故,或金或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