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打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鸡骨:比喻瘦羸。支:支离,形容憔悴。意指哀伤过度,而致于瘦羸疲惫于床席之上。 主谓 像鸡骨架那样支撑在床上。比喻身体已经非常衰弱。《聊斋志异·寄生》:“王孙无词,惟日饮米汁一合,积数日,~,较前尤甚。”△用于表示人瘦弱情状。→瘦骨伶仃 ?虎背熊腰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骼(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àn)。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扇~。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气。
〔~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碌〕滚动(“碌”读轻声)。
撑持,伸出,竖起:~撑。~援。体力不~。 受得住:乐不可~。 领款或付款:~付。 调度,指使:~使。~应。~着儿。 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总~。~流。~离。 〔地~〕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量词:一~笔。
供人睡卧的家具:~铺。木~。~榻。 像床的东西:车~。机~。河~。 量词,用于被褥等:两~被。 井上围栏:“后园凿井银作~,金瓶素绠汲寒浆”。
《唐韻》《韻會》古忽切《集韻》吉忽切,𠀤音汨。 《說文》肉之覈也。 《釋名》骨,滑也。骨堅而滑也。 《靈樞經》腎主骨,張筋化髓榦,以立身。 《周禮·天官·疾醫》以酸養骨。 《註》酸木味,木根立地中似骨。 《疏》謂似人之骨立肉中者。 《列子·天瑞篇》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屬天,淸而散。屬地,濁而聚。 又牲骨。 《禮·祭統》凡爲俎者,以骨爲主。 《儀禮·鄕射禮註》以骨名肉,骨貴也。 又姓。 《隋書·骨儀傳》骨儀,京兆長安人。 又《唐書·東夷傳》新羅,其族名第一骨,第二骨,以自別。 又苦骨,苦參別名。 又多骨,白荳𦸅別名。見《本草綱目》。
『支』《唐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旨而切,𠀤音巵。 《說文》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 《註》徐鍇曰:竹葉下垂也。 《增韻》俗作攴,非。 又《韻會》庶也。 《詩·大雅》本支百世。 《傳》支,支子也。 《儀禮·士昏禮》支子則稱其宗。 《註》支子,庶昆弟也。 又《廣韻》持也。 《左傳·定元年》天之所壞,不可支也。 又《周語》武王克殷,作詩以爲飮歌,名之日支。 《註》支,拄也。 又《廣韻》度也。 《晉書·職官志》有度支尚書。 又《韻府》支,券也。 《魏書·盧仝傳》一支付勳人,一支付行臺。 《韓愈·寄崔立之詩》當如合分支。 《註》今時人謂析產符契爲分支帳。 又《大戴禮》燕支地計衆,不與齊均也。 《註》支,猶計也。 又《玉篇》支離自異。 《類篇》一曰分也。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支離分赴。 《註》支離,分散也。 又《玉篇》載充也。 又《韻會》十二支,辰名。 《史記·天官書註》爾雅釋天云:歲陽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是也。歲隂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 又《後漢·王符傳》明帝時,以反支日,不受章奏。 《註》凡反支日,用月朔爲正,十二支終戌亥,反還於子丑。如朔日遇戌亥,卽初一爲反支也。見隂陽書。 又國名。 《書·禹貢》崑崙,析支,渠搜,西戎卽敘。 《註》馬云:析支在河關西。 《前漢·平帝紀》黃支國獻犀牛。 《註》應劭曰:黃支在日南之南。 又《西域傳》條支國臨西海。 又山名。 《史記·匈奴傳》出隴西,過焉支山。 《註》焉支山,在丹州。 又荔支,果名。 《後漢·和帝紀》舊南海獻荔支。 又姓。 《莊子·列禦𡨥》朱泙曼學屠龍於支離益。 《何氏姓苑》支氏,琅邪人。 《後趙錄》司空支雄。 又與胑肢通。 《易·坤卦》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 《疏》四支,猶人手足。 又與枝通。 《詩·衞風》芄蘭之支。 《前漢·揚雄傳》支葉扶疎。 又與梔通。 《前漢·司馬相如傳》鮮支黃礫。 《註》鮮支,卽今梔子樹也。 又《集韻》翹移切,音衹。令支,縣名。 《齊語》刜令支。 《註》今爲縣在遼西。 又《集韻》支義切,音寘。 《揚子·方言》南楚謂謰謱爲支註。
『床』《玉篇》俗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