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停鹄峙


   见“鸾鹄停峙”。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uán tíng hú zhì
成语注音 ㄌㄨㄢˊ ㄊ一ㄥˊ ㄏㄨˊ ㄓˋ
成语简拼 lthz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鸞停鵠峙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见“鸾鹄停峙”。



成语示例


母之膝下,跪而称觞者,子十有一人,孙三十有许人,~,琼芬蕙列,又长支中最繁盛者。 明·袁宏道《寿洪太母七十序》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袁宏道《寿洪太母七十序》:“子十有一人,孙三十有许人,鸾停鹄峙,琼芬蕙列。”


成语典故

见“鸾鹄停峙”。明·袁宏道《寿洪太母七十序》:“今伯母之膝下,跪而称觞者,子十有一人,孙三十有许人,~,琼芬蕙列。”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止住,中止不动:~止。~产。~学。~职。~顿。~刊。~战。~业。~滞。 总数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十~儿有九~儿是好的。 暂时不继续前进:~留。~泊。 妥当:~妥。~当。

水鸟,形状像鹅,体较鹅大,鸣声宏亮,善飞,吃植物、昆虫等(亦称“天鹅”):~立。~望(殷切盼望)。~候。

直立,耸立:~立。对~(相对而立)。两峰相~。

〔繁~〕地名,在中国山西省。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停』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𠀤音廷。行中止也。 《釋名》停,定也。定於所在也。 《王弼易傳》八卦復位,六爻遷次,周而復始,上下不停。  又《關尹子·八籌篇》草木俄茁茁,俄停停。 《註》停停,樸遬不長也。  又叶徒當切,音唐。 《韓愈·贈張籍詩》從喪期至洛,還走不及停。假道經盟津,出入行澗岡。 《復古編》本作亭,後人又別作停。

『峙』

《廣韻》直里切《集韻》《韻會》丈里切《正韻》丈几切,𠀤音畤。 《廣韻》峻峙,屹立也。 《班固·東都賦》通天訬以竦峙。 《註》通天,臺名。訬,高也。  又《班固·東都賦》散似驚濤,聚似京峙。 《註》京峙,高丘也。  又《爾雅·釋詁》供峙,共具也。 《書·費誓》峙乃糗糧。 《詩·大雅》以峙其粻。 《註》峙,積也。 《集韻》或作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