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飘凤泊


   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uán piāo fèng bó
成语注音 ㄌㄨㄢˊ ㄆ一ㄠ ㄈㄥˋ ㄅㄛˊ
成语简拼 lpfb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鸞飄鳳泊
成语英文 A couple is separated from one another.(separation of husband and wife)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近义词




成语示例


鸾飘凤泊蟠银钩。(宋 杨万里《东坡真迹》诗)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 韩愈《峋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虎螭。”


成语典故

借指夫妻离散。清龚自珍《金缕曲》词: “我又南行矣。笑今年鸾飘凤泊,情怀何似? 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巳。” 参见:○乘鸾跨凤 并列 像鸾凤一样随处飘泊。①比喻书法笔势洒脱自如。宋·杨万里《正月十二游东坡白鹤峰思无邪斋真迹犹存》诗:“独遗无邪四个字,~蟠银钩。”②比喻夫妻离散或行止无定。清·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词:“我又南行矣。笑今年~,情怀何似?”△义①褒义。义②中性。也作“凤泊鸾飘”。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随风飞动:~扬。~摆。~散(sàn )。~洒。~逸(洒脱自然,与众不同)。~溢(飘荡洋溢)。~拂。~忽(a.风云等轻快地移动;b.摇摆,浮动)。~荡。~泊(同“漂泊”)。~渺(同“漂渺”)。~摇。~零(a.飘荡;b.漂泊,流落无依)。~~然。

停船靠岸:~船。~位(航运上指港区能停靠船泊的位置)。停~。 停留:飘~。 〔落(luò)~〕见“落1”。 安静:淡~(亦作“澹泊”)。

湖:湖~。水~。血~(一大滩血)。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泊』

《廣韻》傍各切《集韻》《韻會》白各切,𠀤音薄。止也。舟附岸曰泊。 《杜甫詩》漾舟千山內,日入泊枉渚。  又水貌。 《前漢·郊祀歌》泊如四海之池。  又澹泊,恬靜無爲貌。 《老子·道德經》泊乎其未兆。  又紛泊,飛走衆多之貌。 《張衡·西京賦》霍繹紛泊。  又漂泊,流寓也。 《庾信·哀江南賦》下亭漂泊,高橋羈旅。  又與薄同。 《王充·論衡·率性篇》氣有厚泊,故性有善惡。  又《集韻》匹陌切,音拍。𡻟岶,竹密貌。或作漠泊。 《王褒·洞簫賦》密漠泊以𤡋猭。  又小波也。 《木華·海賦》㴸泊柏以迆颺。 《註》泊,匹帛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