毳:鸟兽的细毛。鸿雁细毛虽轻,堆积过多也能使船沉没。比喻小问题不解决,积累多了就要出大问题。
《新论·慎隙》:“鸿毳性轻,积之沉舟。”
鸿:鸿鹄。毳:鸟兽的细毛。鸿鹄的羽毛积累多了,能使船沉没。比喻细微渺小的东西可以汇聚成巨大的力量,产生巨大的作用。语本《北齐.慎隙》:“鸿毳性轻,积之沉舟;鲁缟质薄,叠之折轴。以毳缟之轻微,能败车舟者,积多之所致也。”
大雁:~雁。~毛。雪泥~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大:~博。~图。~沟。~儒。~福。~运。~烈。 指书信:来~。 姓。
〔~毛〕医学上指人体表面除头发、阴毛、腋毛外,其他部位生的细毛。俗称“寒毛”。 鸟兽的细毛。
没(mò)入水中,与“浮”相对:~没。~渣。~浮(喻盛衰消长)。石~大海。~鱼落雁。静影~璧。 落下,陷入:~陷。 重量大:~重。 慎重,不轻浮:~着(zhuó)。~毅。 深切长久,程度深:~思。~滞。~吟。~默。
船:~辑。龙~。轻~。一叶扁~。泛~。同~共济。
《唐韻》《集韻》《韻會》𠀤此芮切,音脃。 《說文》獸細毛也。 《方言》揄、鋪、𢅡、𢃀,毳也。 《周禮·天官·掌皮》共其毳毛爲氈,以待邦事。 《鄭註》毳毛,毛細縟者。 《王褒·聖主得賢臣頌》夫荷旃被毳者,難與道純綿之麗密。 又冕服名。 《周禮·春官·司服》四望山川則毳冕。 《又》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伯之服。 《尚書·正義》毳冕五章,虎蜼爲首。虎蜼毛淺,毳是亂毛,故以毳爲名。 《詩·王風》毳衣如菼。 《毛傳》毳衣,大夫之服。 《箋》古者天子大夫服毳冕,以巡行邦國。天子大夫四命,其出封五命,如子男之服,故得服毳冕。 又火毳,卽火浣布也。 《後漢·西南夷傳論》賨幏火毳馴禽封獸之賦,軨積於內府。 又鳥腹毛曰毳。 《說苑·尊賢篇》背上之毛,腹下之毳。 《杜甫詩》見輕吹鳥毳。 又毳幕,卽氈帳也。 《李陵·答蘇武書》韋韝毳幕。 又僧服名。 《法苑珠林》衣中有四者:一糞掃衣,二毳衣,三衲衣,四三衣。 又小耎物易斷也。 《荀子·議兵篇》事小敵毳,則偸可用也。 《文子·道原篇》志弱者柔毳安靜。 通作脃。 《老子·道德經》其脃易破。 《晉語》臣脃弱,弗能忍俟。 又柔美之物曰甘毳。 《史記·聶政傳》旦夕得甘毳以養親。 《前漢·丙吉傳》數奉甘毳。亦與脃義同。 又通作膬。 《管子·霸言篇》釋堅而攻膬。 《枚乗·七發》甘膬腥膿。 又姓,出《姓苑》。 又《集韻》儒稅切,音汭。 又妹悅切,音歠。義𠀤同。 又《集韻》租悅切,音蕝。與橇同。 《前漢·溝洫志》泥行乗毳。 《史記》作毳。 《註》孟康曰:毳,竹如箕,擿行泥上。如淳云:毳謂以板置泥上,以通行路也。師古曰:毳讀如本字。
『沉』《字彙》同沈。
『舟』《唐韻》《集韻》《正韻》職流切《韻會》之由切,𠀤音周。 《說文》船也。 《釋名》舟言周流也。 《易·繫辭》刳木爲舟,剡木爲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 《書·說命》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 《爾雅·釋水》天子造舟。 《註》比船爲橋。 《又》諸侯維舟。 《註》維連四船。 《又》大夫方舟。 《註》倂兩船。 《又》士特舟。 《註》單船。 《揚子·方言》關西謂之船,關東謂之舟。今吳越皆謂之船。 《世本》黃帝臣共鼓貨狄,刳木爲舟。 《呂氏春秋》虞姁作舟。 《山海經》滛梁生番禺,是始爲舟。 《物理論》化〈彳瓜〉作舟。 《束皙·發蒙記》伯盆作舟。 又《正韻》載也。 又《韻會》帶也。 《詩·大雅》何以舟之,惟玉及瑤,鞞琫容刀。 《傳》舟,帶也。 又尊下臺,若今時承槃。 《周禮·春官·司尊》春祠夏禴,祼用雞彝鳥彝,皆有舟。 《正字通》一說古彝有舟,設而陳之,爲禮神之器。以酌以祼,皆挹諸其中而注之。舟與彝二器相須,猶尊之與壷,缾之與罍。先儒謂舟形如盤,若舟之載物,彝居其上,非也。今考漢敦足舟,𠂹花舟,舟之用在于容,非虛設以承彝也。形制詳博古圖。 又地名。 《左傳·襄十四年》子囊師于棠,以伐吳。吳人自臯舟之隘要而擊之。 《註》臯舟,吳險阨之道。 又《昭十三年》克息舟城而居之。 《註》息舟,楚邑。 又《哀二十一年》請除館于舟道。 《註》舟道,齊地。 又覆舟,山名。 《淮南子·地形訓》維出覆舟。 又官名。 《禮·月令》季春之月,令舟牧覆舟,五覆五反。 《註》舟牧,主舟之官也。 又姓。 《左傳》晉有大夫舟之僑。 又與周通。 《周禮·冬官考工記》作舟以行水。 《註》故書舟作周。鄭司農云:周當爲舟。 又《韻補》叶陟魚切,音朱。 《道藏歌》玉龜七寶林,唱贊願同舟。丹景曜目精,令我心踟躇。 又《詩·大雅》何以舟之。 《朱註》之遙反。與下刀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