鹘入鸦群


   鹘:同“隼”,一种凶猛的大鸟。比喻骁勇无敌。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ú rù yā qún
成语注音 ㄏㄨˊ ㄖㄨˋ 一ㄚ ㄑㄨㄣˊ
成语简拼 hryq
感情色彩 褒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鶻入鴉羣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鹘:同“隼”,一种凶猛的大鸟。比喻骁勇无敌。


成语示例


左盘右射红尘中,鹘入鸦群有谁敌。唐·韩翃《寄哥舒仆射》诗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北齐书 南安王思好传》:“尔击贼如鹘入鸦群,宜思好事。”


成语典故

鹘:一种凶猛的鸟。鹘闯入乌鸦群中。比喻所当无敌。高思好,北齐宗室,文宣帝高洋时为左卫大将军,累迁尚书令,朔州刺史,南安王。武平五年(569年)举兵反叛,兵败投水自杀。思好少时勇力过人,善骑射,高洋对他非常欣赏,说:“你攻击敌寇就如同鹘闯入鸦群,应该想如何成就好事。”所以改名思好。 【出典】: 《北史·齐宗室诸王思好传》卷51,1854页:“文宣悦其骁勇,谓曰:‘尔击贼如鹘入鸦群,宜思好事。’故改名焉。” 【例句】: 唐·韩翊《寄哥舒仆射》:“左盘右射红尘中,鹘入鸦群有谁敌。” 主谓 比喻骁勇善战,所向无敌。唐·韩翃《寄哥舒仆射》诗:“左盘右射红尘中,~有谁敌?”△褒义。多用于形容英勇。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进,由外到内:进~。~梦。 适合,恰好合适:~选。~耳。

鸟类的一属,全身多为黑色,嘴大翼长,叫声“丫丫”:乌~。寒~。~嘴锄(一种形如鸦嘴的轻便小锄)。 古同“丫”,女孩子。

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岛。~山。~书。~芳。~居。~落(luò)。~集。~雕。~蚁附膻(许多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喻臭味相投的人趋炎附势,追逐私利)。 众人:~众。~情。~雄。~策~力。~威~胆。 量词,用于成群的人或物:一~孩子。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入』

《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𠀤任入聲。 《說文》內也。 《玉篇》進也。 《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 《檀弓》孟獻子𧝓比御而不入。 《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  又《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 《定六年》於越入吳。 《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 《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  又《廣韻》納也,得也。  又《增韻》沒也。  又《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  又《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

『群』

《五經文字》羣,俗作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