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觑鹘望


   形容视觉敏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īng qù hú wàng
成语注音 一ㄥ ㄑㄨˋ ㄏㄨˊ ㄨㄤˋ
成语简拼 yqhw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鹰覷鶻朢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视觉敏锐。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忽听得门内笑声,崔生鹰觑鹘望,去门缝里一瞧。”


成语典故

犹鹰瞵鹗视。比喻以敏锐而急迫的目光窥望。《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忽听得门内笑声,崔生鹰觑鹘望,去门缝里一瞧。”又《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只见陶铁僧栾了四五十钱,鹰觑鹘望,看布帘里面,约莫没人见,把那见钱怀中便搋。” 并列 觑,看;鹘,即隼,一种凶猛的鸟。形容敏锐地察看。《警世通言》卷30:“崔生~,去门缝里一瞧,原来那笑的却是一个女孩儿,约有十六岁。”△用于描绘视力。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鸟类的一科,猛禽类,嘴钩曲,趾有钩爪,十分锐利,捕食小兽和其他鸟类,猎人可驯养帮助打猎:~犬。~隼(鹰和隼,喻凶猛或凶猛的人)。~视狼步(喻人举止凶狠)。

看,偷看,窥探:~视。偷~。小~(轻视,小看)。面面相~。

把眼睛合成一条细缝看:~着眼睛仔细地看。

看,往远处看:~见。眺~。张~。~尘莫及(喻远远落后)。~风捕影。 拜访:看~。拜~。探~。 希图,盼:期~。欲~。喜出~外。 人所敬仰的,有名的:~族。名~。声~。威~。 向,朝着:~东走。 月圆,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日。 埋怨,责备:怨~。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望』

《唐韻》《正韻》巫放切《集韻》《韻會》無放切,𠀤音𧧄。 《說文》出亡在外,望其還也。从亡,朢省聲。 《釋名》望,惘也,視遠惘惘也。 《詩·邶風》瞻望弗及。  又《詩·大雅》令聞令望。 《疏》爲人所觀望。  又《孟子》望望然去之。 《趙岐註》慚愧之貌也。 《朱傳》去而不顧之貌。  又《博雅》覗也。 《韻會》爲人所仰曰望。  又責望。  又怨望。  又祭名。 《書·舜典》望于山川。 《傳》皆一時望祭之。 《公羊傳·僖三十一年》望者何,望祭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𠀤音亡。義同。 《詩·小雅》萬夫所望。 《釋文》協韻音亡。  又《釋名》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在望也。 《易·小畜》月幾望。 《左傳·桓三年疏》月體無光,待日照而光生,半照卽爲弦,全照乃成望。 《韻會》从壬,譌从王。 《說文》日月之望作朢,瞻望之望作望。今通作望,而古文制字之義遂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