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把东西送给尊长或敬爱的人。指祝贺寿辰。
献:把东西送给尊长或敬爱的人。指祝贺寿辰。
递过来一张纸,王雄看时,帽子戏是《~》。 二月河《乾隆皇帝》三十八
晋 葛洪《神仙传》卷七:“麻姑,建昌人,修道于牟州东南余姑山。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为王母祝寿。”
主谓 麻姑,神话人物。晋·葛洪《神仙传》卷7说麻姑是建昌人,修道于牟州东南姑余山。传说三月三日为西王母寿辰,麻姑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为王母祝寿。[例]他~,给祖母带来了生日礼物——一只金戒指和一块大蛋糕。△褒义。用以祝贺寿辰。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布。~衣。~袋。~绳。~纺。 指“芝麻”:~酱。~油。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了。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痹。~醉。~木不仁。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子。 带细碎斑点的:~雀。~蝇。 喻纷乱:~乱。~沸。 姓。
称父亲的姐妹:~~。~父。~表(一家的父亲和另一家的母亲是兄妹或姐弟的亲戚关系,如“~~兄弟”)。 丈夫的姊妹:小~子。~嫂。 旧时妻称夫的母亲:翁~。舅~。 少女,亦作妇女的通称:~娘(a.未婚少女,“娘”读轻声;b.姑母)。道~。尼~。 暂且,苟且:~且。~息。
《唐韻》《集韻》莫遐切《韻會》《正韻》謨加切,𠀤音蟆。 《玉篇》枲屬也。皮績爲布,子可食。 《爾雅·釋草》枲麻。 《疏》麻,一名枲。禹貢靑州云:厥貢岱畎絲枲是也。 《禮·內則》女子執麻枲學女事,以共衣服。 又大麻有實者名苴,無實者名枲。 《本草》雄者名枲麻,牡麻,雌者爲苴麻,茡麻。 又蕁麻。蕁本作䕭。見《本草圖經》。 又《詩·豳風》禾麻菽麥。 《禮·月令》食麻與犬。 《黃帝素問》麻麥稷黍豆,爲五穀。 《正字通》麻,卽油麻。 又胡麻。 《爾雅翼》胡麻,一名巨勝。 《正字通》言其大而勝,卽今黑芝麻也。 又疏麻。 《楚辭·九歌》折疏麻兮瑤華。 《註》疏麻,神麻也。 又升麻、天麻,皆藥名。 又樂器。鼗鼓名。 《爾雅·釋樂》大鼗謂之麻,小者謂之料。 《註》麻者,音槪而長也。 又固麻。 《南史·百濟傳》百濟國號王所都城曰固麻,邑曰簷魯,如中國言郡縣也。 又《山海經》有壽麻國。 又地名。 《左傳·成十三年》晉師及秦師戰于麻隧。 《註》秦地。 又《後漢·蓋延傳》南伐劉永,進取麻鄕。 《註》麻鄕,縣名。 又姓。 《風俗通》齊大夫麻嬰之後,漢麻達,註論語。 又朝廷綸命曰麻。 《翰林志》唐中書,用黃白二麻爲綸命,其後翰林專掌白麻,中書獨用黃麻。 又《韻補》叶謨婆切。 《詩·齊風》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又叶眉波切,音摩。 《潘岳·河陽詩》曲蓬何以直,託身依叢麻。黔黎竟何常,政在成民和。 《六書正譌》从𣏟,音派,麻片也。从广人在屋下,治麻之意。俗作麻,从木,非。
『姑』《廣韻》古胡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𠀤音孤。 《爾雅·釋親》婦稱夫之母曰姑,父之𡛷妹亦曰姑。王父之𡛷妹曰王姑。 《詩·邶風》問我諸姑。 又婦謂夫之女妹曰小姑。 《新婦詩》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又《禮·檀弓》細人之愛人以姑息。 《註》姑,且也。息,休也。○按尸子曰:紂棄黎老之言,用姑息之語。註:姑,婦女也。息,小兒也。 又且也。 《書·酒誥》姑惟敎之。 又星名。 《歲時記》黃姑牽牛星,一曰河鼓也。 又國名。 《左傳·昭九年》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東土也。杜預註曰樂安博昌縣北有蒲姑城。 又《尚書序》周公告召公,作將蒲姑。 又有亳姑,𠀤亡。 又山名。麻姑,在建昌南城縣西南。道書,三十六洞天之一,顏眞卿有麻姑壇記。李覯有麻姑山賦。 又從姑山,在縣東南,以山次于麻姑因名。 又姓。姑浮,越大夫。 又作姑,邪道所出也。 《後漢·王莽》傳》三萬餘人南出棗街作姑。 又三姑,三尸也。 《酉陽雜俎》人有三尸,上尸淸姑,中尸白姑,下尸血姑。 又祀姑,幡名。 《吳語》吳王與晉爭長,乃戒夜中官師擁鐸建祀姑。 又金僕姑,矢名。 《左傳·莊十一年》公以金僕姑射南宮長萬。 又䑕姑,牡丹名。見《本草綱目》。
『献』《篇海》同獻。 《字彙》俗獻字。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許建切,音憲。 《說文》宗廟犬名羹獻,犬肥者以獻之。从犬,鬳聲。 《禮·曲禮》犬曰羹獻。 又《廣韻》進也。 《爾雅·釋詁》享獻也。 《疏》致物於尊者曰獻。 《周禮·天官·小宰》膳獻。 《註》膳獻,禽羞俶獻也。 又《膳夫》王燕飮酒,則爲獻主。 又《書·益稷》萬邦黎獻。 《傳》獻,賢也。 《論語》文獻不足故也。 又《爾雅·釋言》獻,聖也。 《諡法》聰明叡哲曰獻。知質有聖曰獻。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亥曰大淵獻。 又姓。 《風俗通》秦大夫獻則。 又《集韻》桑何切,音娑。酒尊名,飾以翡翠,鄭司農說。本作犧,或作戲。詳牛部犧字註。 又《禮·明堂位》周獻豆。 《註》獻,疏刻之。 《疏》正義曰:獻,音娑。娑是希疏之義,故爲疏刻之。 《釋文》素何反。 又《集韻》魚羈切,音宜。儀也。 《周禮·春官·司尊彝》鬱齊獻酌。 《註》鄭司農云:獻,讀爲儀。儀酌有威儀多也。 又《正韻》虛宜切,音羲。 《前漢·王莽傳》建華蓋,立斗獻。 《註》師古曰:獻音犧,謂斗魁及杓末如勺之形也。 又叶虛言切,音軒。 《詩·小雅》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