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发垂髫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uáng fà chuí tiáo
成语注音 ㄏㄨㄤˊ ㄈㄚˋ ㄔㄨㄟˊ ㄊ一ㄠˊ
成语简拼 hfct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黄發垂髫
成语英文 old and young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



成语示例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晋 陶潜《桃花源诗并记》)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诗经·鲁颂·閟宫》:“黄发台背。”晋·潘岳《藉田赋》:“垂髫总发。”


成语典故

黄发:指代老人。垂髫:古时未冠童子头发下垂,后因之指代儿童。老人和小孩。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男女衣着,悉如仆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色。~昏。牛~。~澄澄。信口雌~。 特指中国黄河:~灾。治~。~泛区。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老(黄帝和老子)。炎~子孙。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了。 姓。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 放,射:~射。百~百中。焕~。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 散开,分散:~散。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 打开,揭露:~现。~掘。 产生,出现:~生。~愤。奋~。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 显现,显出:~病。~抖。~憷。 开始动作:~动。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鬓~。怒~冲冠。

东西一头挂下:~杨柳。~钓。~直。~线。~手(➊表示容易;➋表示恭敬)。~泪。~髫(头发下垂,指儿童)。~头丧气。 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爱。~怜。~询。 传下去,传留后世:~范。永~不朽。 接近,快要:~危。~老。~成。功败~成。

古代小孩头上扎起来的下垂头发:垂~。~年(指幼年)。~龄。~龀(指童年)。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垂』

《唐韻》《集韻》𠀤是爲切,音甀。自上縋下。 《易·大傳》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詩·小雅》垂帶而厲。  又布也。 《後漢·鄧禹傳》垂功名於竹帛。  又同陲。堂之盡處近階者。 《書·顧命》一人冕執戣,立于東垂。一人冕執瞿,立于西垂。 《史記·袁盎傳》臣閒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又邊垂。 《左傳·成十三年》虔劉我邊垂。 《前漢·谷永傳》方今四垂宴然。  又地名。 《春秋·隱八年》宋公衞侯遇于垂。 《註》垂,衞地,濟隂句陽縣東北有垂亭。 《宣八年》仲遂卒于垂。 《註》齊地。  又《集韻》馳僞切,音縋。鄉名。在縣。  又《集韻》樹僞切《正韻》殊僞切,𠀤音瑞。 《書·舜典》垂共工。陸德明讀。  又將及也。杜甫有垂老別詩。

『髫』

《唐韻》徒聊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𠀤音迢。 《說文》小兒垂結也。 《玉篇》小兒髮。 《後漢·伏湛傳》髫髮厲志。 《註》𡌨蒼曰:髫,髦也。髫髮謂童子垂髮也。 《干祿字書》俗作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