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伺蝉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祸事临头还不知道。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uáng què sì chán
成语注音 ㄏㄨㄤˊ ㄑㄩㄝˋ ㄙˋ ㄔㄢˊ
成语简拼 hqsc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黄雀伺蟬
成语英文 The siskin waits upon the cicada.(carelessness for the coming disaster)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祸事临头还不知道。


近义词



成语示例


南朝·梁元帝《荆州放生亭碑》:“譬如黄雀伺蝉,不知随弹应至。”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 刘向《说苑 正谏》:“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成语典故

源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喻指祸近其身,尚无所知。南朝 梁元帝《荆州放生亭碑》:“譬如黄雀伺蝉,不知随弹应至。” 主谓 比喻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语本汉·刘向《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南朝·梁元帝《荆州放生亭碑》:“譬如~,不知随弹应至。”△多用于人的行为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色。~昏。牛~。~澄澄。信口雌~。 特指中国黄河:~灾。治~。~泛区。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老(黄帝和老子)。炎~子孙。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了。 姓。

鸟类的一科,吃粮食粒和昆虫。特指“麻雀”,泛指小鸟:~跃(高兴得像雀儿那样跳跃)。~盲(即“夜盲症”)。~斑。~噪(名声宣扬,含贬义)。

〔~子〕即“雀斑”。

义同(一),用于一些口语词:~盲眼(即“雀(què )盲”)。家~。

观察,侦候:窥~。~机。~察。~应(yìng )(等候响应)。

〔~候〕a.在人身边供使唤;b.照料饮食起居(“候”均读轻声)。

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面有发声器,叫的声音很大:~联。~蜕。~韵(蝉鸣)。寒~。金~脱壳。 古代的一种薄绸,薄如蝉翼:~纱。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雀』

《唐韻》卽略切《集韻》《韻會》《正韻》卽約切,𠀤音爵。 《說文》依人小鳥也。从小,隹。讀與爵同。 《古今注》雀,一名家賔。 《埤雅》雀,物之淫者。 《詩·召南》誰謂雀無角。 《左傳·襄二十五年》如鷹鸇之逐鳥雀也。  又《書·顧命》二人雀弁。 《傳》雀韋弁。 《疏》雀,言如雀頭色也。  又《周禮·春官·巾車》漆車藩蔽豻𧜀雀飾。  又《戰國策》雀立不轉。 《註》雀立,踊也。  又《揚子·方言》鸝黃,或謂之楚雀。 《爾雅·釋鳥》鵹黃,楚雀。 《註》卽倉庚也。  又《爾雅·釋鳥》鷣,負雀。 《註》鷣,鷂也。善捉雀,因名。  又《爾雅·釋鳥·桑鳸竊脂註》俗謂之靑雀。  又《爾雅·釋鳥·桃蟲鷦註》鷦𪃦,桃雀也。俗呼爲巧婦。 《疏》方言說,巧婦之名,自關而東謂之工爵,自關而西或謂之韈雀。  又《揚雄·羽獵賦》𤣥鸞,孔雀。  又《臨海異物志》南海有黃雀魚,六月化爲黃雀,十月入海爲魚。  又《爾雅·釋草》蘥,雀麥。 《註》卽燕麥也。  又朱雀,南方宿名。 《禮·曲禮》前朱雀而後𤣥武。

『伺』

《廣韻》息吏切《集韻》《韻會》《正韻》相吏切,𠀤音四。偵𠋫也。  又察也。 《前漢·文三王傳》左右弄口積,使上下不和,更相眄伺。  又《唐書·陸贄傳》李楚琳挾兩端,有所狙伺。  又通司。 《前漢·灌夫傳》魏其與夫人益市牛酒,令門下𠋫司,至日中,丞相不來。  又《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正韻》相咨切,𠀤音斯。義同。 別作〈貝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