黼蔀黻纪


   谓锦绣美好的年代。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ǔ bù fú jì
成语注音 ㄈㄨˇ ㄅㄨˋ ㄈㄨˊ ㄐ一ˋ
成语简拼 fbfj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黼蔀黻紀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谓锦绣美好的年代。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黼蔀黻纪,相一人而寿世,为百族之福宗。”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黑半白的花纹:~座(帝王的宝座)。~黻(a.古代礼服所绣的花纹;b.喻华丽的辞藻)。~藻(指华美的辞藻)。

搭棚用的席:“丰其~,日中见斗。” 古历法的计算单位,十九年为一章,四章为一蔀。

古代礼服上黑与青相间的花纹:黼~。 同“韨”。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黼』

《唐韻》方榘切《廣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𠀤音甫。 《說文》白與黑相次文。 《周禮·冬官考工記》白與黑謂之黼。 《爾雅·釋器》斧謂之黼。 《疏》黼,蓋半白半黑,似斧刃白而身黑,取能斷意。一說白西方色,黑北方色,西北黑白之交,乾陽位焉,剛健能斷,故畫黼以黑白爲文。 《禮·月令》季夏命婦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 《賈誼·治安策》美者黼繡。 《韓愈·乞巧文》黼黻帝躬。

『蔀』

《唐韻》蒲口切,音瓿。 《易·豐卦》豐其蔀。 《註》蔀,覆曖,障光明之物也。  又《廣韻》《正韻》𠀤普后切,音剖。小席也。  又《集韻》伴姥切,音簿。𦺗蔀,草也。 《博雅》𦺗蔀,魚薺也。  又《詩·大雅·篇首文王受命疏》三統曆,七十二歲爲一蔀,二十蔀爲一紀。 《前漢·律歷志》以閏餘一之數爲蔀首。  又《唐韻古音》《易》豐其蔀,《陸德明·釋文》音部。

『黻』

《唐韻》《韻會》分勿切《集韻》分物切,𠀤音弗。 《說文》黑與靑相次文。 《爾雅·釋言》黼黻,彰也。 《郭註》黼文如斧,黻文如兩己相背。  又《左傳·桓二年》袞冕黻珽。 《杜註》黻,韋韠,以蔽膝也。  又《釋名》黻冕,黻,紩也。畫黻紩文綵於衣也。此皆隨衣而名之也。所垂前後珠轉減耳。○按黻之狀如①。①,古弗字。《增韻》云:兩已相背形。《周禮·司服》註疏,黻取臣民背惡向善,亦取合離之義,去就之理。①字两弓相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