鼍鸣鳖应


   鼍:扬子鳄。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tuó míng biē yìng
成语注音 ㄊㄨㄛˊ ㄇ一ㄥˊ ㄅ一ㄝ 一ㄥˋ
成语简拼 tmby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鼉鳴鱉應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鼍:扬子鳄。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旧唐书·李密传》:“豹变鹊起,今也其时,鼍鸣鳖应,见机而作。”


成语典故

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旧唐书.李密传》:“豹变鹊起,今也其时,鼍鸣鳖应,见机而作。”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爬行动物,生活在水中,形状像龟,背甲上有软皮,无纹。肉可食,甲可入药。亦称“甲鱼”、“团鱼”;有的地区称“鼋”;俗称“王八”。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fèn )。~有尽有。 回答:答~。喊他不~。~承。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 姓。

回答或随声相和:~答。呼~。~对(答对)。~和(hè)。反~(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邀。~聘。~考。 顺合,适合:顺~。适~。~机。~景。~时。~用文。 对待:~付。~变。~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