龃龉难入


   龃龉:上下牙齿不齐,比喻相互抵触。形容见解不合,互不相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ǔ yǔ nán rù
成语注音 ㄐㄨˇ ㄩˇ ㄋㄢˊ ㄖㄨˋ
成语简拼 jynr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齟齬難入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龃龉:上下牙齿不齐,比喻相互抵触。形容见解不合,互不相容。


成语示例


仍循唐人之风格,毋乃龃龉而难入乎? 清·朱彝尊《张趾肇诗序》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战国·楚·屈原《楚辞·九辩》:“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进,由外到内:进~。~梦。 适合,恰好合适:~选。~耳。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入』

《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𠀤任入聲。 《說文》內也。 《玉篇》進也。 《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 《檀弓》孟獻子𧝓比御而不入。 《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  又《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 《定六年》於越入吳。 《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 《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  又《廣韻》納也,得也。  又《增韻》沒也。  又《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  又《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