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威燕颔


   形容威严雄武的相貌。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óng wēi yàn hàn
成语注音 ㄌㄨㄥˊ ㄨㄟ 一ㄢˋ ㄏㄢˋ
成语简拼 lwyh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龍威燕頷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威严雄武的相貌。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阿文成公》:“余时在毕秋帆尚书幕下,见之,乃身裁短小,弱不胜衣,并无龙威燕颔之相也,亦奇矣哉!”


成语典故

形容威严雄武的相貌。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阿文成公》:“乾隆五十四年四月,文成奉命勘荆州堤工。余时在毕秋帆尚书幕下,见之,乃身裁短小,弱不胜衣,并无龙威燕颔之相也,亦奇矣哉!” 并列 燕颔,相貌威武的样子。比喻相貌威武。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阿文成公》:“乾隆五十四年四月,文成奉命勘荆州堤工。余时在毕秋帆尚书幕下,见之,乃身裁短小,弱不胜衣,并无~之相也。”△褒义。多用于写人的相貌。→龙眉豹颈 ?獐头鼠目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力。~风。权~。 凭借力量或势力:~胁。~慑。

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尔(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好(常用以指男女相爱)。~侣。~雀处(chǔ)堂(喻居安而不知远虑,临祸却不能自知)。 轻慢:“~朋逆其师”。 古同“宴”,安闲,安乐。 古同“宴”,宴饮。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赵。~山。~京。 姓。

下巴颏:“相逢应不识,满~白髭须”。 点头:~首。~之而已。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威』

《唐韻》《集韻》《韻會》𠀤於非切,音蝛。尊嚴也。 《易·大有》威如之吉。 《書·洪範》惟辟作威。 《周禮·天官》𠛬賞以馭其威。 《吳語》夫固知君王之蓋威以好勝也。  又《諡法》猛以剛果,彊義執政,𠀤曰威。  又婦稱姑爲威姑。猶子稱父爲嚴君。 《說文》威,姑也,引漢律婦告威姑。 《正字通》按漢律威姑二字宜連讀,信如說文訓,似告姑姑,豈成文理。  又南威,美人名。  又虎脅兩旁及尾端有骨如乙,名虎威,見《酉陽雜俎》。  又伊威,蟲名。 《爾雅·釋蟲》作蛜蝛。 《詩·豳風》伊威在室。  又與畏通。 《莊子·漁父篇》未嘗見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 《註》威畏義同。

『燕』

《唐韻》於甸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甸切,𠀤音宴。 《說文》𤣥鳥也。籋口布翄枝尾,象形。 《爾雅·釋鳥》燕燕,𩾐。 《疏》燕燕,又名𩾐。古人重言之。 《詩·邶風》燕燕于飛。 《玉篇》俗作鷰。 《集韻》亦作䴏。  又《禮·學記》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 《註》燕,猶褻也。  又與醼通。 《廣韻》醼飮,古無酉,今通用。 《詩·小雅》我有旨酒,嘉賔式燕以敖。 《儀禮》燕禮第六。  又《集韻》與宴通。安也,息也。 《易·中孚》初九虞吉,有他不燕。 《疏》燕,安也。 《詩·小雅》悉率左右,以燕天子。 《傳》以安待天子。 《又》或燕燕居息。 《傳》燕燕,安息貌。 《齊語》昔聖王之處士也,使就閒燕。 《註》閒燕,猶淸淨也。  又《廣韻》烏前切《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𠀤音煙。 《玉篇》國名。 《爾雅·釋地》燕曰幽州。 《詩·大雅》溥彼韓城,燕師所完。 《朱傳》燕召公之國。◎按鄭箋云:燕,安也。讀去聲。今从朱傳。  又《左傳·隱五年》衞人以燕師伐鄭。 《註》南燕國今東郡燕縣。 《疏》燕有二國,一稱北燕,故此註言南燕,以別之。世本燕國姞姓。地理志:東郡燕縣南燕國姞姓,黃帝之後也。  又姓。 《廣韻》邵公奭封燕,爲秦所滅,子孫以國爲氏。漢有燕倉。〇按史記仲尼弟子傳:燕伋字思。是春秋時,卽有燕姓也。  又《集韻》於殄切,音蝘。本作宴。引爾雅宴宴,居息也。〇按爾雅疏引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考爾雅釋文及北山釋文,俱無作上聲讀者,惟大雅韓奕:韓姞燕譽。釋文云:燕,于遍反。  又於顯反。可証燕之有上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