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脑薄荷


   水苏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水苏》。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óng nǎo bò he
成语简拼 lnbh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水苏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水苏》。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髓。~子(❶脑;❷指思考、记忆等能力)。~筋。~海。~际。~壳。~颅。~神经。~下垂体。~积水。~溢血。电~。 头:~袋。~壳。头昏~胀。~满肠肥。 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豆腐~儿。 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薄荷~。

厚度小的:~片。~饼。 冷淡,不热情:~待。 味道淡:酒味很~。 土地不肥沃:~田。

义同“薄”(báo),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厚薄”,“浅薄”,“尖嘴薄舌”等。 轻微,少:~礼。~产。~命。~寒。~酬。菲~。 不庄重,不厚道:~夫。~幸(负心)。~情。轻~。刻~。 轻视:鄙~。厚今~古。 不充实,不坚强:~弱。 迫近:~近。~暮(傍晚)。日~西山。 同“箔”,帘子。 姓。

[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有清凉香味,可入药。

〔~包〕a.佩戴的小囊;b.食品名。 〔~尔蒙〕“激素”的旧称。 即“莲”。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薄』

《唐韻》傍各切,音泊。林薄也。 《楚辭註》林草不交錯曰薄。 《揚雄·甘泉賦》列新雉于林薄。 《註》草叢生曰薄。  又簾也。 《禮·曲禮》帷薄之外不趨。 《史記·周勃世家》勃以織薄曲爲生。 《索隱曰》織蠶薄也。  又厚薄。  又少也。 《詩·周南》薄澣我衣。  又聊也。 《詩·周南》薄言采之。  又輕也。 《前漢·董仲舒傳》愍世俗之靡薄。  又嫌也。 《前漢·張安世傳》薄朕忘故。  又《揚子·方言》勉也。秦晉曰釗,或曰薄。故其鄙語曰薄努,猶勉努也。  又《博雅》薉也。  又集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奄薄水渚。  又《史記·蘇秦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  又被也。 《書·益稷》外薄四海。  又水名。 《山海經》蟲尾之山,薄水出焉。  又姓。 《史記·外戚世家》薄太后父,吳人,姓薄氏。  又亭名。 《後漢·郡國志》滎陽有薄亭。  又草名。薄荷,見荷字註。  又通亳。 《禮·郊特牲》薄社北牖。 《註》殷社。 《荀子·議兵篇》湯以薄,武以鎬。  又迫各切,音博。廹也。 《易·說卦傳》雷風相薄。 《左傳·僖二十四年》薄而觀之。  又迫晚曰薄暮。  又侵也。 《荀子·天論篇》寒暑未薄而疾。  又匹各切,音粕。 《詩·齊風》載驅薄薄。 《傳》疾驅聲也。  又薄革切,同欂。壁柱也。 《爾雅·釋宮》屋上薄謂之筄。  又《唐韻古音》讀蒲。《書》序:成王旣踐奄,將遷其君於蒲姑。《左傳》《史記》作薄姑。

『荷』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𠀤音何。 《爾雅·釋草》荷,芙渠。 《註》別名芙蓉,江東人呼荷。 《詩·鄭風》隰有荷華。 《傳》荷華,扶渠也。  又《陳風》有蒲與荷。 《箋》芙渠之莖也。 《埤雅》荷,總名也,華葉等名具衆義,故以不知爲問,謂之荷也。  又《本草》薄荷,莖、葉似荏而長。  又地名。 《吳志·裴松之傳》吳圍成陽都尉張喬于揚荷橋。  又《集韻》居何切,音歌。水名,與菏同。註詳菏字。  又《廣韻》胡可切。 《左傳·昭七年》其子弗克負荷。 《註》荷,擔也。 《論語》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 《疏》荷,擔揭也。 《晉書·輿服志》八座尚書荷紫,以生紫爲袷囊,綴之服外。  又通何。 《詩·小雅》何蓑何笠。 《傳》揭也。 《釋文》河可反。  又《國語補音》負荷之荷亦音河。 《嵆康詩》昔蒙父兄祚,少得離負荷。因疏遂成嬾,寢跡此山阿。 《潘岳·詩》位同單父邑,愧無子賤歌,豈能陋微官,但恐沗所荷。  又通苛。 《前漢·酈食其傳》握齱好荷禮。 《師古註》荷與苛同,苛細也。  又怨怒聲。 《通鑑》梁武帝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