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蟠凤逸


   如龙盘曲,如凤深藏。比喻有才能而没有人赏识。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óng pán fèng yì
成语注音 ㄌㄨㄥˊ ㄆㄢˊ ㄈㄥˋ 一ˋ
成语简拼 lpfy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龍蟠鳳逸
成语英文 outstanding talents like dragons crouching and phoenix flying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如龙盘曲,如凤深藏。比喻有才能而没有人赏识。


近义词



成语示例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三回:“先生乃龙蟠凤逸之士,非玉堂金马不足以荣冠冕。”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 李白《与韩刑州书》:“一登龙门,即声誉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成语典故

蟠:盘曲,伏卧。逸:隐遁。比喻怀才不遇而隐居。唐.李白《与韩荆州书》:“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收名定价:收美名,定声价。) 见“龙盘凤逸”。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屈曲,环绕,盘伏:~蜿。~萦。~结。~踞(亦作“蟠据”)。~道。~龙。~螭纹(中国春秋战国青铜器上纹饰之一,以盘曲的龙蛇组成)。~夔纹(中国殷和西周青铜器上纹饰之一,以盘曲的夔龙组成)。龙~虎踞。

跑,逃跑,逃~。奔~。 散失:~散。~史。~事。~闻。 安闲,安乐:安~。~乐(安乐)。以~待劳。闲情~致。 超过一般:超~。~兴(xìng )(超逸豪放的兴致)。~趣。~致。~品(超脱绝俗的艺术品)。~珠(特异的珍珠,喻人的品德)。 隐遁:~士(隐居之士)。~民(a.旧时称遁世隐居不做官的人;b.亡国后不在新朝代做官的人,亦作“佚民”)。 放任,不受拘束:~荡。飘~。骄奢淫~。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蟠』

《唐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𠀤音煩。 《爾雅·釋蟲》蟠,䑕婦。 《註》甕器底蟲。  又《韻會》蒲官切,音盤。伏也,曲也,屈也。 《揚子·太𤣥經》龍蟠于泥。  又委也。 《禮·樂記》及夫禮樂之極乎天,蟠于地。  又蟠木。 《大戴禮》乗龍而至四海,東至于蟠木。 通作盤。 《袁公·諸葛亮贊》初九龍盤。  又《集韻》蒲波切,音婆。 《陸雲·贈鄭曼季詩》所謂伊人,在澗之阿。虎質山嘯,龍輝淵蟠。

『逸』

《廣韻》夷質切《集韻》《韻會》《正韻》弋質切,𠀤音佚。 《廣韻》失也,過也。 《書·盤庚》予亦拙謀作乃逸。 《註》過失也。  又《廣韻》奔也,縱也。 《左傳·成二年》馬逸不能止。  又《成十六年》乃逸楚囚。 《註》縱之也。  又《正韻》隱也,遁也。 《論語》舉逸民。  又逸逸,往來次第也。 《詩·小雅》舉醻逸逸。  又《韻會》通作佚。 《孟子》遺佚而不怨。  又與軼通。 《史記·管晏傳》贊論其軼事。 《集韻》逸,古作𤖍。註詳辵部八畫。